白马骨 中药白马骨为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全草

白马骨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治感冒;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咳嗽;喉痛;角膜炎;肠炎;痢疾;风火牙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腰腿疼痛;咳血;尿血;妇女闭经;白带;小儿疳积;惊风。
 

白马骨

拼音名:Bai Ma Gu

英文名:root of Snow of June

别名:路边金,满天星,白花树,铁线树,黄羊脑,五经风,鸡骨头柴,路边鸡,六月冷,曲节草,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硬骨柴,天星木,凉粉草,冻米柴,月月有,朱米雪,坐山虎,千年树,细牙家,白点秤,鸡骨头草,白马里梢,野黄杨树,米筛花,鸡脚骨,路边姜,白金条,鸡骨柴,千年勿大

中药白马骨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白马骨六月雪全草株。栽后1~2年,于4~6月采收茎叶(能连续收获4~5年),秋季挖根。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白马骨,落叶小灌木,高30~100厘米。枝粗壮,灰色。叶对生:有短柄,常聚生于小枝上部;托叶膜质,先端有锥尖状裂片数枚,长.2~2.5毫米;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5~3厘米,宽5~15毫米 ,先端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下面被疏毛。花无梗,丛生于小枝顶或叶腋;苞片1,斜方状椭圆形,顶端针尖,长约2毫米,白色;萼5裂,理解片三角状锥尖,长约2.5毫米,有睫毛;花冠管状,白色,长6~8毫米,内有茸毛1簇,5裂,理解片长圆状披针形;雄蕊5;雌蕊1,柱头分叉,子房下位,5棱,圆柱状。核果近球形,有2个分核。花期4~6月,果期9~11月。

 

药材性状

白马骨 根细长圆柱形,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3~8毫米,表面深灰色,灰白色或黄褐色,有纵裂隙,栓皮易剥落。粗枝深灰色,表面貌纵裂纹,栓皮易剥落;嫩枝浅显灰色,微被毛;断面纤维性,木质,坚硬。叶对生或簇生,薄弱革质,黄绿色,卷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圆太卵形,长1.5~3厘米,宽5~12毫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两面羽状网脉突出。枝端叶间有时可见黄白色花,花萼裂片几与冠简等长;偶见近球形的核果。气微味淡。(2)六月雪 叶狭椭圆形,长7~15毫米宽2~5毫米,花萼裂片长仅为冠简之半。

 

药理作用

煎剂及乙醇浸剂按每1kg体重10克灌胃,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显着性抑制性作用。对甲醛性关节炎亦一定抑制作用。

全株煎剂(1:1)用铜板打洞法,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药材鉴别

取白马骨粗粉1克,加水10毫升,湿浸30分钟,滤过。取滤液1毫升,加α-萘酚乙醇液2滴,摇匀后,没管壁加浓硫酸0.5毫升,交界面现棕红色环。(检查糖类)(2)取白马骨粗粉1克,加乙醇20毫升,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下述度验;取滤液点于虑纸上,干后喷有机酸显色剂(0.1%甲基红乙醇溶液5毫升,0.1%早基橙水溶液15毫升及0.1%石蕊水溶液20毫升的混合液),斑点显红色。(检查有机酸)取滤液5毫升,蒸干,残渣用醋酐1毫升溶解,加入1滴浓硫酸,显红色至紫红色,渐就成墨绿色。(检查甾类)取滤液1毫升,加3%碳酸钠溶液,在沸水中加热3分钟,冷却,加入重氮化试剂2滴,溶液显红色。(检查酚类)

白马骨茎横切面:木栓层外侧为落皮层。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韧皮部较窄,外侧有纤维及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断贯热电厂列成环,壁木化;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宽广,老茎可见年轮;导管多单个散在,木射线宽1列细胞,少见3~5列细胞类圆形,壁厚,木化,纹孔及孔沟大多明显,有的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髓部为薄壁细胞,有的中央呈空洞状。白马骨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白马骨叶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栅栏组织2~3列细胞,通过中脉。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含有草酸钙针晶束。中脉上,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组织,上表皮可见单细胞非腺毛。中脉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不连成环。白马骨粉末特征:灰绿色。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直径2~8μm,层纹,脐点不明显;复粒多见。纤维散在或成束,多呈梭形,直径6~15μm,壁厚,木化。草酸钙针晶束散在,或成束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石细胞单个或数个相连,长椭圆形,长径约50μm,短径约15μm,孔沟明显。非腺毛单细胞。气孔平轴式。叶表皮细胞具角质层纹理。

 

性味与归经

苦辛;凉;无毒;归肝;脾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治感冒;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咳嗽;喉痛;角膜炎;肠炎;痢疾;风火牙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腰腿疼痛;咳血;尿血;妇女闭经;白带;小儿疳积;惊风。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烧灰淋汁涂,煎水洗或捣敷。内服:煎汤,10~15克(鲜者30~60克)。

 

用药宜忌

脾胃虚寒慎服。

 

各家论述

  • 《本草拾遗》:止水痢。
  • 《江苏验方草药选编》:治乳糜尿。和石打穿煎服,治面神经麻痹。
  • 《生草药性备要》:治伤寒,中暑,发狂乱语,火症,亦退身热。
  • 《宁乡县志》:节:可治小儿惊风,腹痛;枝:烧灰可点翳。
  • 《植物名实图考》:治热证,疮痔,妇女白带。
  • 《岭南采药录》:解暑热,消积滞,止痢疾;并治伤寒,时疫,发背疮,消痈疽,拔毒。
  • 《南京民间药草》:止吐血。
  • 《中医药实验研究》:治目赤肿痛。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平肝,利湿,健脾,止泻。
  • 《安徽药材》:与老母鸡同煮,能治慢性肾炎水肿。
  • 《广西中药志》:治喉痛。
  • 《四川中药志》:清热,除风。治头晕目眩及胸膈邪热。
  •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拔毒。治急,慢性肝炎,风湿腰腿痛,痈肿恶疮,蛇伤。
  • 《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消肿,祛风,化湿,又有强壮作用。治女子经闭,白带过多,头晕无力。
  • 《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舒经活络。治刀伤,瘫痪,男女弱症,飞疔。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