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札 中药八月札为植物木通的成熟果实

八月札的功效与作用: 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主治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
 

八月札

拼音名:Ba Yue Zha

英文名:Fruit of Fiverleaf Akebia,Fruit of austral Akenia,Fruit of Threeleaf Akebia

别名:畜葍子,拿子,桴棪子,覆子,八月楂,木通子,压惊子,牵藤瓜,冷饭包,拉拉果,野香交,羊开口,腊瓜,八月瓜,预知子,八月炸,八月果,百日瓜。

中药八月札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成熟果实。8~9月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采摘,用绳穿起晾干,切忌堆放,以免发热霉烂,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原形态

木通,落叶木质缠绕灌本,长3~15cn,全株无毛。幼枝灰绿色,有纵纹。掌状复叶,小叶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厘米,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1~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细的雄花;花补3片;雄花具雄蕊6个;雌花较大,有离生雌蕊2~13。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厘米,直径2~3厘米,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三叶木通,与前种相近。主要区别点: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装,侧脉5~6对。

白木通,本变种形态与三叶木通相近,但小叶全缘,质地较厚。

 

药材性状

木通,果实肾形或长椭圆形,稍弯曲,长3~9厘米,直径1.5~3.5厘米;表面土棕色,有不规则纵皱网纹,先端钝圆,基部有果梗痕;质坚实而重,果瓤白色,粉性;种子多数,略呈三角形,紫红色,表面略平坦。气微香,味苦。

三叶木通,果实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长3~8厘米,直径2~3厘米;表面浅灰棕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纵向网状皱纹,未熟者皱纹细密,先端钝圆,有时可见圆形柱头残基,基部具圆形稍内凹的果柄痕;果皮革质,较厚。断面淡灰黄色,内有多数种子,包理在灰白色果瓤内;果肉气微香,味微涩。种子扁长卵形或不规则三角形,略扁平,宽约5毫米,厚约2毫米;表面红棕色或深红棕色,有光泽,密布细网纹,先端稍尖,基部钝圆,种脐略偏向一边,其旁可见白色种阜;种皮薄,油质;胚细小,长约1毫米,位于靠近基部一端;气微弱,味苦,有油腻感。

白木通,果实卵形或椭圆形,长约8厘米,直径3~3.5厘米;表面微显褐色,光滑或具粗纵皱网纹,多细小龟裂。商品有时切成纵片,果皮略光滑,微向内凹,果瓤土灰色,木质;种子长三角状,紫红色,表面有致密细纵纹。以完整,肥壮,质重,土黄色,皮皱,大小均匀不开裂者为佳。

 

药材鉴别

  • 泡沫试验:取八月札粉末少量,加10倍量水,充分振摇,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检查皂甙)
  • 溶血试验:取用生理盐水稀释的1%新鲜兔血1毫升,沿管壁加入八月札的生理盐水浸出液(1:3)若干,迅速发生溶血现象。(检查皂式)
  • 取八月札干燥粉末少量,置白瓷板上滴加浓硫酸后,初呈黄棕色,继而变红,最后变蓝。(检查皂式)

 

三叶木通果实横切:外果皮表皮细胞1列,偶见气孔;下有切向延长的黄棕色下皮细胞3~5列,壁稍增厚。中果皮外方为大小不等的石细胞及纤维,成群排成环层,石细胞较小,胞腔内常有草酸钙方晶;向内薄壁组织间亦有石细胞群,并有少数维管束散在。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种皮表皮细胞棕黄色,壁厚,外有较厚角质层;其下为数列切向延长的黄棕色椭圆形厚壁细胞和数列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含油滴及糊粉粒。子叶细胞含油滴。

粉末特征:黄棕色。石细胞多角形,类圆形或圆形,直径30~106μm,胸腔内常含草酸钙棱晶,长6~13μm,宽约8μm。纤维壁厚.腔窄细,常与石细胞相伴。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6~14μm,脐点点状。种皮细胞棕黄色,短纤维状,纹孔明显细密。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

 

 

性味与归经

昧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

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主治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大剂量可用30~60克;或浸酒。

 

用药宜忌

孕妇慎服

 

药材处方

1.治淋巴结核:八月札,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四两,天葵子八两。煎汤分三天服。(苏医《中草药手册》)2.治胃肠胀闷: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

  • 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
  • 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
  • 《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 《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 《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
  • 《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
  • 《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
  • 《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
  • 《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