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子 中药榧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种子

榧子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消积;润燥。主治肠道寄生虫病;小儿疳积;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痔疮。
 

榧子

拼音名:Fei Zi

别名:彼子,榧实,柀子,玉山果,赤果,玉榧,,香榧,野杉子。

中药榧子为红豆杉科植物种子。10~11月间种子成熟时采摘,除去肉质外皮,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

榧,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55厘米,树皮淡灰黄色,深灰色或灰褐色,不规则纵裂。小枝近对生或轮生,一年生小枝绿色,二至三年生小枝黄绿色,淡褐色或暗绿黄色,稀淡褐色。叶条形,通常直,长1.1~2.5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凸尖或具刺状短尖头,基部圆,上面光绿色,中脉不明显,有2条稍明显的纵槽,下面淡绿色,气孔带与中脉带近等宽,绿色边带与孔带等宽或稍宽。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叶腋,雌球花成对生于叶腋,基部各有2对交叉对生的苞片及外侧的一小苞片,胚珠直立,单生于假种皮上。种子椭圆形,卵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4.5厘米,径1.5~2.5厘米,熟时假种皮淡紫褐色,有白粉,先端有小凸尖头,胚乳微皱。花期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药材性状

种子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4厘米,直径1.5~2.5厘米。外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微具纵棱,一端钝圆,具一椭圆形种脐,色稍淡,较平滑,另端略尖。种皮坚而脆,破开后可见种仁1枚,卵圆形,外胚乳膜质,灰褐色,极皱缩,内胚乳肥大,黄白色,质坚实,富油性。气微,味微甜涩。炒熟后具香气。

 

鉴别方法

种子横切面:种皮为10余列石细胞,外方1~2列呈栅状排列,细胸类长方形,长椭圆形,长100~200μm,宽约35μm,壁厚15~20μm,胞腔狭缝状;向内则细胞渐呈等径性,直径40~110μm,壁厚约15μm,胞腔较大,壁孔明显;内外石细胞均可见清晰的孔沟和层纹。外胚乳与内种皮完全分离,为数列棕色薄壁细胞,有时可见念珠状的细胞壁,外方不整齐,常破裂而呈圆腔状;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壁较厚,富油滴,并含少量淀粒。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取榧子粉未5克,以氯仿10毫升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毫升供点样用。同时以亚油酸氯仿液为对照液。点样于同一硅胶H-1%CMC薄板上,用苯-乙酸乙酯(8:2)展开,喷以0.1%α-亚硝基-β-萘酚浓硫酸试剂后,加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药理作用

驱虫作用 榧子浸膏在试管内对猪蛔,蚯蚓无作用,有谓能驱除猫绦虫。种子油有驱钩虫的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甘;涩;性平;归大肠;胃;肺经。

 

功效与作用

杀虫;消积;润燥。主治肠道寄生虫病;小儿疳积;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痔疮。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50克;连壳生用,打碎人煎;或10~40枚,炒熟去壳,取种仁嚼服;或入丸,散。驱虫宜用较大剂量,顿服;治便秘,痔疮宜小量常服。

 

用药宜忌

脾虚泄泻及肠滑大便不实者慎服。

 

药材处方

  • 《食疗本草》治寸白虫: 榧子日食七颗,满七日。
  • 《救急方》治白虫: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能食尽佳,不能者,但啖五十枚亦得,经宿虫消自下。
  • 《现代实用中药》治十二指肠虫,蛔虫,蛲虫等: 榧子(切碎)一两,使君子仁(切细)一两,大蒜瓣(切细)一两。水煎去滓,一日三回,食前空腹时服。
  • 《圣济总录》治卒吐血出: 先食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白汤服三钱,日三服。
 

各家论述

  • 《本草经疏》:榧实,《本经》味甘无毒,然尝其味,多带微涩,详其用,应是有苦,气应微寒。五痔三虫,皆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则大肠清宁而二证愈矣。
  • 《本草新编》;按榧子杀虫最胜,但从未有用入汤药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入汤剂,虫痛者立时安定,亲试屡验,故敢告人共享也。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惟榧子不然。
  • 《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
  • 《别录》:主五痔。
  • 陶弘景:疗寸白。
  • 孟诜: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
  • 《日用本草》: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 《生生编》: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 《本草备要》:润肺,杀虫。
  • 《本经逢原》:与使君子同功。
  • 《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咳喘,去瘀生新。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