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花 中药扶桑花为植物朱槿的花朵

扶桑花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凉血;化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咯血;鼻衄;崩漏;白带;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
 

扶桑花

拼音名:Fu Sang Hua

英文名:Chinese Hibisci Rosae- Sinensis Flower,Flowr of Chinese Hibiscus

别名:花上花,大红花,贼头花,紫花兰,状元红,吊丝红花,土红花,大红牡丹花,吊钟花,木花,朋红,公鸡花,佛桑花。

中药扶桑花为锦葵科植物朱槿花朵。花半开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

朱槿,常绿灌木,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20毫米,上面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5~12毫米,被毛;叶片阔卵形或狭卵形,长4~9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都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粗齿或缺刻,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梗长3~7厘米,疏被星状柔毛或近平滑无毛,近端有节;小苞片6~7,线形,长8~15毫米,疏被星状柔毛,基部合生; 萼钟形,长约2厘米,被星状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针形;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长4~8厘米,平滑无毛,有缘。花期全年。

 

药材性状

扶桑花皱缩成长条状,长5.5~7厘米。小苞片6~7枚,线形,分离,比萼短。花萼黄棕色,长约2.5厘米,有星状毛,5裂,裂片披针形或尖三角形;花瓣5,紫色或淡棕红色,有的为重瓣,花瓣顶端圆或具粗圆齿,但不分裂。雄蕊管长,突出于花冠之外,上部有多数具花药的花丝。子房5棱形,被毛,花柱5。体轻,气清香,味淡。

 

药理作用

朱槿中含甙类物质,对麻醉犬有降低血压作用,40~80毫克/千克静脉注射此甙(非纯品),可急剧降压,稍回升后又复降低,持续1~2小时。此降压作用不受阿托品影响,脊髓犬身上同样降压。对平滑肌(大鼠,兔,豚鼠小肠,大鼠,犬及兔支气管,兔子宫等)有致痉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能收缩蛙腹直肌(0.2~1毫克/ml),并能被筒箭毒(4×10~8)所部分拮抗。在小肠平滑肌标本上,0.1~0.3毫克/ml的甙类物质在引起收缩以后,可转向松弛,并拮抗5~羟色胺,乙酰胆碱,组织胺,氯化钡引起的痉挛。后者乃对平滑肌的直接抑制作用,与兴奋胆碱能受体的致痉作用,似乎并非同一物质。

 

性味与归经

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肝;脾经。

 

功效与作用

清肺;凉血;化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咯血;鼻衄;崩漏;白带;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广东新语》:润容补血。
  • 《本草求原》:有红白二种,白者治白痢白浊,红者治红痢赤浊,饭上多蒸多晒,浸酒。
  • 《岭南采药录》:清肺热,去痰火,理咳嗽。
  • 《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
  • 《南宁市药物志》:煲猪肺治咳血。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