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蔓 中药葛蔓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藤茎

葛蔓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主治喉痹;疮痈疖肿。
 

葛蔓

拼音名:Ge Man

英文名:stem of Lobed Kudzuvine

别名:葛藤蔓,葛藤。

中药葛蔓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藤茎。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野葛,多年生落叶藤本,长达10米。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圆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茎基部粗壮,上部多分枝。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长5.5~19厘米,宽4.5~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等,背面苍白色,有粉霜,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叶盾状着生,卵状长椭圆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状,长0.8~1厘米,萼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辩狭椭圆形,较旗瓣短,常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长6~9厘米,宽7~10毫米,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甘葛藤,藤本。根肥大。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有毛;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有时3裂,长9~21厘米,宽8~1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图形。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钟状,长1.2~1.5厘米,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长,被黄色长硬毛;花冠紫色,长1.3~1.8厘米。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10~12厘米,宽1~1。2厘米,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肾形或圆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寒;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主治喉痹;疮痈疖肿。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5~10克,鲜品30~60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药材处方

  • 《千金方》治疖子: 烧葛蔓灰,封上。
  • 《卫生易简方》治妇人吹乳: 葛藤蔓烧灰,酒服二钱。
  • 《圣惠方》治小儿口噤,其病在咽中,如麻豆许,令儿吐沫,不能乳哺: 烧葛蔓灰细研, 以一字和乳汁,点口中。
 

各家论述

  • 《唐本草》:烧为灰,水服方寸匕,主喉痹。
  • 《纲目》:消痈肿。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葛蔓
分类:藤木类
别名:葛藤蔓葛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