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枝叶 中药黄栌枝叶为植物光叶黄栌的枝叶

黄栌枝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黄疸型肝炎;跌打瘀痛;丹毒;漆疮;水火烫伤;结膜炎。
 

黄栌枝叶

拼音名:Huang Lu Zhi Ye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Common Smoketree

中药黄栌枝叶为漆树科植物光叶黄栌毛叶黄栌枝叶。夏,秋季采收,扎成把,晒干。

 

原形态

光叶黄桥 落叶灌木,高2~4米。树皮暗灰色,鳞片状;小枝灰色,生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短;叶片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或尤其叶背显着被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圆锥花序,被柔毛;花杂性,径约3毫米;花梗长7~10毫米;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2毫米,宽约0.8毫米;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无毛;雄蕊5,长约1.5毫米,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径约0.5毫米,花柱3,分离,不等长,果肾形,长约4.5毫米,宽约2.5毫米,无毛。小坚果,扁肾形,不育花梗残存,成紫色细长羽毛状。

毛叶黄栌 叶多为阔椭圆形,稀圆形,叶背尤其沿脉上和叶柄密被柔毛;花序无毛或近无毛而与光叶黄栌相区别。花期4~5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叶片纸质多缩皱,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卵圆形至倒卵形,长3~8厘米,宽2.5~10厘米。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短柔毛,下表面沿叶脉处较密;叶柄长1~4~7.5厘米。气微香,味涩,微苦。以叶多,色绿,无枝者为佳。

 

药理作用

从黄栌的叶中所获得的总黄酮甙制剂,口服80~160毫克/千克有抗炎作用,对大鼠,小鼠的甲醛性脚爪浮肿有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并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对鸡蛋白性水肿无效。此外因含鞣质故有收敛,抗菌作用,可外用治创伤;亦可内服以治胃肠炎等。

 

药材鉴别

取样品粉末10克,加水200毫升,回流1h滤过。滤液先用石油醚提取2次,水相再以乙酸乙酯提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并以水洗2次,加无水硫酸钠干燥,回收溶剂,残渣加甲醇溶解,进行以下试验:取甲醇溶液1毫升,加水1毫升,加1%三氯化铁溶液2滴,即呈墨绿色。(检查酚类及鞣质)取上述甲醇溶液1毫升,加镁粉少许,再加盐酸数滴,呈樱红色。(检查黄酮)取上述甲醇溶液,滴于滤纸上呈上黄色,在紫外光灯下呈暗红色,加三氯化铝1滴显黄绿色,在紫外光灯下呈棕黄色。(检查黄酮)

 

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均被较明显的角质层,在毛基周围的角质层呈放射状,气孔不定式,下表面居多;非腺毛多为单细胞,偶见分隔单列非腺毛,此分隔非腺毛长103~305~412μm,直径27μm,以下表面为多;腺毛柄为单细胞,腺头为多细胞。栅栏组织通常2~3列,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并有草酸钙棱晶(方晶)及簇晶。维管束近于环状,位于横切面的中心。

韧皮部明显,其中具有树脂道;木质部较发达,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中柱鞘为纤维群排列成连续的环,在中脉的基本组织中散有草酸钙棱晶及簇晶。在上,下表皮内侧通常各有数层厚用细胞。

叶柄的横切面:叶柄细长,取其中间直径1.1毫米部分切片观察,表皮为1层细胞,外具毛茸,角质层明显。表皮下有3~5层厚角细胞。皮层薄壁细胞有些具有草酸钙簇晶;有些细胞有黑色团块。中柱鞘纤维为连续的环状;韧皮部分布有树脂道,平均直径约为64μm,细胞中有黑色团块;形成层较明显;木质部维管束呈坏状排列。髓部为基本组织,有些细胞中有黑色块。

 

 

性味与归经

苦;辛;寒;归肾;肝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黄疸型肝炎;跌打瘀痛;丹毒;漆疮;水火烫伤;结膜炎。

 

药材处方

《河北中药手册》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黄栌三钱。水煎服。治水,火烫伤皮肤未破及漆疮: 黄栌适量, 煎汤洗患处。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黄栌枝叶
分类: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