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蒾 中药荚蒾为植物荚蒾的茎叶

荚蒾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解毒;清热解毒;活血。主治风热感冒;跌打骨折;疔疮发热;产后伤风。
 

荚蒾

拼音名:Jia Mi

英文名:Stem of Linden Viburnum

别名:酸汤杆

中药荚蒾为忍冬科植物荚蒾茎叶。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荚蒾 落叶灌木,高达3米。树皮灰褐色;科长芽由2对鳞片包被;嫩枝被星状毛。叶对生;叶柄长10~15厘米;叶宽倒卵形,倒卵形或宽卵形,长3~10厘米,宽2~6厘米;叶宽倒卵形,倒卵形或宽卵形,长3~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近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三角状锯齿,上面疏被短柔毛或星状毛,下面有黄色小腺点并被星状毛,脉上毛尤密,脉腋有簇毛,侧脉5~8对,直达齿端。复伞形式聚伞花序笛密,生于具1对叶短枝之顶,直径4~10厘米;总花梗长1~2(-3)cm,第1级辐射枝5条,花生于第3~4级辐射枝上;花萼筒形,长约1毫米,萼檐5齿裂;花冠白色微黄,辐状,径4~5毫米,5深裂;雄蕊5,高出花冠;花柱高出萼齿,柱头3裂。核果红色,椭圆状卵圆形,长7~8毫米;核扁,卵形,有3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花期5~6月,果期8~10月。

 

药理作用

  • 抗菌作用 荚蒾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朋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抗胆碱酯酶作用 荚蒾甲醇提取物对人血浆胆碱酯酶在体外试验中有显着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大于80%。
  • 抗肿瘤作用 荚蒾叶甲醇提取物50μg/ml,在体外对人表皮样瘤鼻咽癌(KB)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36.2%。果实无效。
 

性味与归经

味酸;性微寒

 

功效与作用

疏风解毒;清热解毒;活血。主治风热感冒;跌打骨折;疔疮发热;产后伤风。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外洗。内服:煎汤,9~30克。

 

各家论述

《唐本草》:主三虫,下气,消谷。煮树枝汁和粥以饲小儿,杀蛔。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荚蒾
分类:叶类
别名:酸汤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