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中药桔梗为植物桔梗的根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肺痈吐脓;咽喉肿痛;胞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桔梗

拼音名:Ju Geng

英文名:Platycodon Root

别名:符蔰,白药,利如,苦桔梗,大药,苦菜根,梗草,卢茹,房图,荠世纪,苦梗。

中药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播种两年或栽培当年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乘鲜用碗片或重型片刮去外皮,放清水中浸2~3h,挥起,晒干;或去芦切片,晒干。

 

原形态

桔梗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全株有白色乳汁。主根长纺锤形,少分枝。茎无毛,通常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叶3~4片轮生,对生或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2~7厘米,宽0.5~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锯齿,下面被白粉。花1朵至数朵单生茎顶或集成疏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5;花冠阔钟状,直径4~6厘米,蓝色或蓝紫色,裂片5,三角形;雄蕊5,花丝基部变宽,密被细毛;子房下位,花柱5裂。蒴果倒卵圆形,熟时顶部5瓣裂。种子多数,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分枝,长6~20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微有光泽,皱缩,有扭曲的纵沟,并有横向皮孔玟痕及支根痕,有时可见未刮净的黄棕色或灰棕色栓皮;上端根茎(芦头)长0.5~4厘米,直径约1厘米,具半月形的茎痕,呈盘节状。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略不平坦,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苦。以根肥大,白色,质充实,味苦者为佳。

 

药理作用

祛痰与镇咳作用:麻醉犬口服桔梗煎剂1克/千克,能显着增加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量,其强度可与氯化铵相比。对麻醉猫亦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有报道桔梗皂甙的祛痰作用强于远志,次于美远志(Poygala senegaL.)。而小鼠酚红法试验结果则弱于远志。桔梗所含皂甙口服时对咽喉粘膜及胃粘膜造成某种程度的刺激,反射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促使其排出,粗制桔梗皂甙有镇咳作用。豚鼠腹腔注射和镇咳半数有效量为6.4毫克/千克。

降血糖作用:兔灌胃桔梗水或醇提取物200毫克/千克可使血糖下降,水提取物的降血糖曲线与灌胃25~50毫克/千克甲磺丁脲相似。水和醇提取物500毫克/千克连续4天灌胃,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亦有降血糖作用,降低的肝糖原在用药后也见恢复,且能抑制食物性血糖上升,醇提取物的作用较水提取物强。

抗炎作用:粗桔梗皂甙有抗炎作用,灌服1/10~1/5半数致死量 的剂量对大鼠后肢角叉菜胶性脚肿与醋酸性肿胀均有抗炎效果。灌胃小于1/10半数致死量 的剂量,每日1次,连续给药,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有显着抑制作用,且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效。此种制剂还能降低过敏反应,小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腹腔注射桔梗皂甙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与腹腔渗出,灌胃同一皂甙可产生抑制。桔梗无直接抗菌作用,但其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性。

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作用:粗制桔梗皂甙在低于1/5半数致死量的剂量时有抑制大鼠胃液分泌和抗消化性溃疡作用。100毫克/千克剂量时,几乎能完全抑制大鼠幽门结扎所致的胃液分泌。大鼠十二指肠注入25毫克/千克粗制桔梗皂甙,可防止消化性溃疡形成,其作用与皮下注射l0毫克/千克阿托品相当,但100毫克/千克 灌胃 对应激性溃疡形成的预防作用比皮下注射阿托品10毫克/千克弱两倍,对大鼠醋酸所致的溃疡模型,粗制桔梗皂甙可使溃疡系数明显减少,且每日25毫克/千克组的疗效比甘草提取物FM100每日200毫克/千克组为高。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大鼠以粗制桔梗皂甙静脉注射,可见暂时性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呼吸抑制。对离体豚鼠心耳,高浓度时呈负性肌力作用。麻醉犬动脉注入200~800毫克/千克粗桔梗皂甙,能降低冠状动脉和尼肢血管的阻力,增加血流量,其强度可与罂粟碱相比。当4毫克/千克静脉注射 时也可增加冠状动脉和后肢血流量,并伴有暂时性低血压。据认为这种血管扩张是对外周血管的直接作用。

其它作用:粗桔梗皂甙有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能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但对电击和戊四氮惊厥无保护作用。桔梗皂甙可降低大鼠肝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固醇和胆酸的排泄,还有抗乙酰胆碱和抗组胺作用,能抑制乙酰胆碱与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大鼠灌胃桔梗2克/千克,对双侧颈静脉结扎造成的充血性水肿有抑制和利尿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桔梗煎剂1:10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桔梗所含的桦木醇400毫克/千克时对大鼠瓦克Z56肌注肿瘤系统(SWA16)有边缘抗肿瘤活性。

 

药材毒性

桔梗皂甙有溶血作用,不能用于注射,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破坏,即无溶血作用。给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为770毫克/千克。

小鼠灌胃桔梗煎剂的半数致死量为24克/千克,兔灌胃桔梗煎剂40/千克,于24小时内5兔全部死亡,剂量为20/千克时,则全部存活,桔梗皂甙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溶血指数与来源产地和生长年限,采集时间,加工方法等而异,从1:100到1:1000不等,韧皮部的溶血作用为本质部的4.4~6.5倍,不去皮的桔梗溶血作用略大于去皮桔梗。因此桔梗不可注射给药。小鼠皮下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770毫克/千克。粗桔梗皂甙灌胃小鼠和大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20毫克/千克和人于800毫克/千克,皮下注射分别为22.3毫克/千克和14.1毫克/千克。灌胃大剂量桔梗皂甙,可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可引起恶心,呕吐。

 

药材鉴别

粉末或切片遇α-萘酚浓醇试液显紫堇色。

 

根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木枪细胞偶含草酸钙小方晶。皮层窗。韧皮部宽广,外侧有时有裂隙;外侧韧皮射线渐弯曲;筛管群与乳管群伴生,作径向散列,乳管壁略厚,内含黄棕色颗粒状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施射状排列;木射线较宽。桔梗薄壁细胞含菊糖。

粉末特征:米黄色。菊糖众多,用冷水合氯醛液装置,薄壁细胞中的菊糖团块呈扇形。乳汁管为有节联结乳汁管,直径14~25μm,内含浅黄色油滴及颗粒状物。梯纹,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6~72μm。木薄壁细胞纵面观长方形,末端壁微波状弯曲。未去净外皮的可见木栓细胞,淡棕色,有的含细小草酸钙结晶。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平;归肺;胃经。

 

功效与作用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肺痈吐脓;咽喉肿痛;胞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用药宜忌

阴虚久嗽,气逆及咳血者忌服。

  • 《本经逢原》:阴虚久嗽不宜用,以其通阳泄气也。
  • 宋震亨:下虚及怒气上升者不宜。
 

药材处方

  • 《金匮要略》桔梗汤: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 《简要济众方》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
  • 《卫生易简方》治牙疳臭烂:桔梗,茴香等分。烧研敷之。
  • 《伤寒论》白散: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上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 《千金方》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苏沈良方》枳壳汤治伤寒痞气,胸满欲死:桔梗,枳壳(炙,去穰)各一两。上锉如米豆大,用水一升半,煎减半,去滓,分二服。
 

各家论述

  • 《纲目》:朱肱《活人书》治胸中痞满不痛,用桔梗,枳壳,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张仲景《伤寒论》治寒实结胸,用桔梗,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又治肺痈唾脓,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清肺,甘温泻火,又能排脓血,补内漏也。其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后人易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极言其验也。按王好古《医垒元戎》载之颇详,云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生姜,唾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心胸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肤痛加黄耆,发斑加防风,荆芥,疫毒加鼠粘子,大黄,不得眠加栀子。
  • 《重庆堂随笔》:桔梗,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上焦药也。肺气开则府气通,故亦治腹痛下利,昔人谓其升中有降者是矣。然毕竟升药,病属上焦实证而下焦无病者,固可用也;若下焦阴虚而浮火易动者,即当慎之。其病虽见于上焦,而来源于下焦者,尤为禁剂。昔人舟揖之说,最易误人。夫气味轻清之药,皆治上焦,载以舟楫,已觉多事。质重味厚之药,皆治下焦,载以上行,更属无谓。故不但下焦病不可用,即上焦病,亦惟邪痹于肺,气郁于心,结在阳分者,始可用之。如咽喉痰嗽等证,惟风寒外闭者宜之。不但阴虚内伤为禁药,即火毒上升之宜清降者,亦不可用也。
  • 《本草经疏》:桔梗,观其所主诸病,应是辛苦甘平,微温无毒。伤寒邪结胸胁,则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则腹满及肠鸣幽幽,辛散升发,苦泄甘和,则邪解而气和,诸证自退矣。其主惊恐悸气者,心脾气血不足,则现此证,诸补心药中,借其升上之力,以为舟楫胜载之用,此佐使之职也。《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者,盖指邪解则脏腑肠胃自和,和则血气自生也。除寒热风痹,温中,疗喉咽痛,下蛊毒者,皆散邪解毒通利之功也,消谷者,以其升载阳气,使居中焦而不下陷,则脾中阳气长浮,而谷食自消矣。甄权用以治下痢,及去肺热气促者,升散热邪之故也。日华子用以除邪辟瘟,肺痈排脓;洁古用以利窍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咽嗌胸膈滞气及痛,除鼻塞者,入肺开发和解之功也。
  • 《本草通玄》: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世俗泥为上升之剂不能下行,失其用矣。
  • 《本草崇原》:桔梗,治少阳之胁痛,上焦之胸痹,中焦之肠鸣,下焦之腹满。又惊则气上,恐则气下,悸则动中,是桔梗为气分之药,上中下皆可治也。
  • 《本草求真》:桔梗,按书既载能引诸药上行,又载能以下气,其义何居? 盖缘人之脏腑胸膈,本贵通利,一有寒邪阻塞,则气血不通,其在于肺,则或为不利,而见痰壅喘促鼻塞;其在阳明,则或风热相搏,而见齿痛;其在少阴,则困寒闭火郁,而见目赤喉痹咽痛;久而火郁于肺,则见口疮肺痈干咳;火郁上焦,则见胸膈刺痛;肺火移郁大肠,则见下痢腹痛,腹满肠鸣。总皆寒郁于肺,闭其窍道,则清不得上行,浊因不得下降耳。桔梗系开提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剂,至于至高之分成功,俾清气既得上升,则浊气自克下降,降气之说理根于是。
  • 《药征》:桔梗,主治浊唾肿脓也,旁治咽喉痛。仲景曰: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也。是乃甘草者,缓其毒之急迫也,而浊唾吐脓,非甘草之所主,故其不瘥者,乃加桔梗也。由是观之,肿痛急迫则桔梗汤,浊唾吐脓多则排脓汤。
  • 《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被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 《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 《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 《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癎。
  • 《本草衍义》:治肺痈。
  • 《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 《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 《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 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