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叶 中药楝叶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叶

楝叶的功效与作用: 止痛,杀虫。主治疝气,蛔虫,跌打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纲目》:疝入囊痛,临发时煎酒饮。《广东中药》Ⅱ:苦楝树叶,研末外敷。治跌打肿痛,止刀伤出血。
 

楝叶

拼音名:Lian Ye

中药楝叶为楝科植物川楝苦楝。夏,秋采,晒干。

 

原形态

苦楝,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分枝广展,小枝有叶痕。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长20~40厘米;小叶对生,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顶生一片通常略大,长3~7厘米,宽2~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多少偏斜,边缘有钝锯齿,幼时被星状毛,后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12~16条,广展,向上斜举。圆锥花序约与叶等长,无毛或幼时被鳞片状短柔毛;花芳香;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急尖,外面被微柔毛;花瓣淡紫色,倒卵状匙形,长约1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通常外面较密;雄蕊管紫色,无毛或近无毛,长7~8毫米,有纵细脉,管口有钻形、2~3齿裂的狭裂片10枚,花药10枚,着生于裂片内侧,且与裂片互生,长椭圆形,顶端微凸尖;子房近球形,5~6室,无毛,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细长,柱头头状,顶端具5齿,不伸出雄蕊管。核果球形至椭圆形,长1~2厘米,宽8~15毫米,内果皮木质,4~5室,每室有种子1颗;种子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10~12月。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2~3回回羽状复叶互生,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小叶多数,边缘有缺齿或粗锯齿;苦楝的树皮呈暗褐色,有浅纵裂纹;春夏之交开淡紫色花,圆锥状聚伞花序,花丝合成细管,花芳香;10月果熟,核果球形、熟时橙黄色,经冬不落。

 

药理作用

苦楝子叶的水提取液(2~5%)可防止蚱蜢,蝗虫等对植物之侵害,而对人,畜无毒,其有效成分为类胡萝卜烃。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小毒。《广东中药》Ⅱ

 

功效与作用

止痛,杀虫。主治疝气,蛔虫,跌打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 《纲目》:疝入囊痛,临发时煎酒饮。
  • 《广东中药》Ⅱ:苦楝树叶,研末外敷。治跌打肿痛,止刀伤出血。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药材处方

  • 治疝气,杀蛔虫:苦楝树叶与果实,煎汁服。
  • 治疟疾:苦楝树叶和巫婆子叶晒干,各三钱。清水煎服,不拘时。孕妇忌用。
  • 治皮肤瘙痒或湿疹(包括头皮瘙痒):鲜苦楝叶心(枝尖鲜嫩叶)一握,清水煎汤洗患处。
  • 治肿毒:苦楝树叶,乌桕树蕊,二味酌量,捣烂敷患处。
  • 治蜈蚣,蜂伤:楝树枝叶汁涂。
 

摘录于

《*辞典》

药材信息

名称:楝叶
分类: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