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菌 中药牛肝菌为真菌华美牛肝菌的子实体

牛肝菌的功效与作用: 消食和中;祛风寒;舒筋络。主治食少腹胀;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牛肝菌

拼音名:Niu Gan Jun

别名:见手青。

中药牛肝菌为牛肝菌科真菌华美牛肝菌红脚牛肝菌桃红牛肝菌魔牛肝菌子实体

 

原形态

华美牛肝菌 菌盖半圆形,后平展,盖宽8~15厘米。表面干而平滑,无光泽,玫瑰红色,酒红色,偶尔杂以黄色晕斑。菌肉淡黄色,伤后变蓝色。菌管贴生,蜜黄色,伤后变蓝。柄等粗,上部蜜黄色,基部污褐色,上端具网络。孢子狭纺锤形,长柱状,(11~15)μm×(2.5~3.5)μm。

红脚牛肝菌 菌盖中凸而平展。盖宽5~20厘米。干,初有微绒毛。黄褐色,红褐色,月桂色。菌肉黄色,伤后变蓝。菌柄等粗,基部不膨大,长4~15厘米,径2~3厘米。黄色,红色,具深红色或朱红色斑点,不呈网状,柄基伤后初变蓝,后变褐色。孢子纺锤形,(12~16)μm×(4~6)μm。

桃红牛肝菌 菌盖阔而平展,干,幼时微粘,初有绒毛,后光滑,宽9~16厘米。紫红色,玫瑰红色,血红色。菌肉柠檬黄色,伤后呈淡蓝色。菌管柠檬黄色,硫黄色,伤后变绿褐,弯生,近柄处下陷,柄棒状,基部呈臼形,上端具纵长的条纹,中下部有网络,黄色,基部呈玫瑰红色。孢子近纺锤形,两侧近于对称,(11~15)μm×(4~5)μm。单生或群生,稀有成簇丛生,多生于壳斗科植物林下。见于7~10月。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魔牛肝菌 菌盖宽7~30厘米。半圆形,后近平展。干,有时具龟裂。淡灰色或橄榄褐色,有时有粉红色基调。菌肉白色,淡黄色,伤后变蓝。菌管口红色,伤后初变蓝再转黑。柄短而粗,几呈一短臼形,径可达6厘米,长约8厘米。孢子纺锤形,椭圆形,(11~15)μm×(4~6)μm。

 

药理作用

魔牛肝菌毒蛋白具有抑制珠蛋白合成的作用。另从中分离出一种蛋白质 bolesatine(为一种植物血凝素),有促进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和单核细胞释放白介素-1α和白介素-2的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微甘;性温。

 

功效与作用

消食和中;祛风寒;舒筋络。主治食少腹胀;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2克。

 

用药宜忌

牛肝菌中的魔牛肝菌有毒,食后可导致呕吐,腹泻和痉挛,但经煮沸后。毒素可因高温而分解。

 

药材处方

此类真菌的子实体受伤遇氧后,即呈蓝,绿色,故名见手青。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牛肝菌
分类:菌藻类
别名:见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