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Shui Su
英文名:Herb of Japanese Betony
别名:芥蒩,鸡苏,香苏,朋头草,陈痧草,水鸡苏,龙脑薄荷,芥苴,劳蒩,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
中药水苏为唇形科植物水苏,华水苏或毛水苏的全草或根。7~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水苏 多年生草本。具横走根茎。茎高20~80厘米,节上具小刚毛。叶对生;叶柄长3~17毫米,近茎基部者最长,向上渐短;叶片长圆状宽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3厘米,先端微急尖,基部圆形至微心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两面无毛。轮伞花序6~8花,下部者远离,上部稍密集排列成长5~13厘米的假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微小;花萼钟状,连齿长达7.5毫米,外被具腺微柔毛,稀毛贴生或近于无毛,10脉,齿5,三角状披针形,具刺尖头;花冠粉红色或淡红紫色,长约1.2厘米,筒内具毛环,檐部二唇形,上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花柱丝状,先端相等2浅裂,子房无毛。小坚果卵球形,无毛。花期7~9月。
华水苏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约60厘米,单一不分枝,或于基部分枝,四棱形,在棱及节上疏生倒向柔毛状刚毛,其余部分无毛。叶对生;叶柄极短,长2~5毫米,或近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5.5~8.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圆形,两面几无毛。轮伞花序通常6花,远离而排列成长假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边缘具刚毛,小苞片微小;花萼钟状,连齿长约1厘米,外面沿肋及齿毋被柔毛状刚毛,10脉,齿5,披针形;花冠紫色,长1.5厘米,花冠筒内具不明显的毛环,檐部二唇形,上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无毛。花期6~8月。
毛水苏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讥50~100厘米,单一或在上部具分枝,细棱形,在棱及节上密被倒向至平伸的刚毛。叶对生;叶柄长1~2毫米,或近于无柄;叶片长圆状条形,长4~11厘米,宽0.7~1.5厘米,两面疏生刚毛。轮伞花序通常6花,多数于茎上部排列成假穗状花序;小苞片条形,刺尖,具刚毛;花萼钟状,连齿长9毫米,外面沿肋上及齿缘密被柔毛状具节刚毛,10脉,齿5,披针状三角形,具刺尖;花冠淡紫色至紫色,长达1.5厘米,花冠筒内具毛环,檐部二唇形,上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近圆形。小坚果卵球形。花期夏季。
茎四棱形,长15~40厘米,直径0.1~0.3厘米;表面黄绿色至绿褐色;较粗糙,棱及节上疏生倒向柔毛状刚毛。叶对生,叶柄长1~5毫米,叶展平后呈短矩圆状披针形,长1.5~8厘米,宽0.6~1.5厘米边缘锯齿明显。花通常6朵排列成轮伞花序,着生于茎枝上部叶腋内,花萼钟形,具5齿,齿端锐尖,表面具腺毛。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墨色,较光滑。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被扁球形腺鳞和非腺毛;四棱脊处为厚角组织;绿皮层无石细胞;中柱鞘纤维单个或2~4个成群,分布于四棱脊处韧皮部外侧;髓部薄壁细胞内含众多的草酸钙小针晶,小柱晶或小棱晶,长2~5.5~24.5μm,直径3~7~10.5μm。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腺鳞和非腺毛;栅栏细胞类方形,1列,叶肉组织含草酸钙小针晶或小柱晶,长2~18.5μm;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导管2~3个排列成行。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不规则长多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直轴式;腺鳞较小;呈圆球形或扁圆球形,腺头为4~8个细胞,直径17~28~35μm,腺柄单细胞;非腺毛较长,呈圆锥形,由1~3~4个细胞组成,长81~742.5μm,平滑,基部周围细胞通常为7~8个表皮细胞。
从同属植物Stachys recta L.及Stachysneglecta Klok.提出的总黄酮甙能促进胆汁分泌。Stachys betonicaeflora能使妊娠期,妊娠后期,分娩后的子宫收缩加强,张力上升,对未成熟的子宫影响较少;对兔,猫动情期影响较明显。
味辛;性凉;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止咳利咽;止血消肿。主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咽痛;痢疾;淋证;跌打肿痛;失间;吐血;咯血;衄血;崩漏。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撒;或捣敷。内服:煎汤,9~15克。
走散真气,虚者宜慎。《本草从新》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