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头 中药苏头为植物紫苏野紫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

苏头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散寒;降气祛痰;和中安胎。主治头晕;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气;胸隔饮;胸闷肋痛;腹痛泄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苏头

拼音名:Su Tou

英文名:Perilla root

别名:紫苏兜,紫苏根,紫苏头。

中药苏头为唇形科植物紫苏野紫苏白苏及近根的老茎。秋季采收,将紫苏或白苏拔起,切取根头,抖净泥沙,晒干。

 

原形态

紫苏叶,一年生草本,高30~200厘米。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厘米,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10脉,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毫米,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毫米,有网纹,果萼长约10毫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果萼小,长4~5.5毫米,下面被疏柔毛,具腺点;茎被短柔毛;叶较小,卵形,长4.5~7.5厘米,宽2.8~5厘米,两面被疏柔毛。小坚果较小,土黄色,直径1~1.5毫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

白苏,一年生直立草本,有香气,高0.5~1.5米,茎绿色,圆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细长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形,长3一9.5厘米,宽2~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绿色而具毛,下面稍苍淡且有腺点;叶柄长10~45毫米,密被白毛。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卵形,先端急尖或尾状;萼钟状,具5齿和10条脉纹,分2唇,外面有毛及腺点,内面喉部有长柔毛1圈;花冠白色,管状,2唇形,外面有毛,内面中部有毛1圈,上唇2浅裂,裂片较宽,先端略凹,下唇3裂,两侧的裂片半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向下折屈;雄蕊4,2强,稍伸出,花丝无毛,花粉囊2室;子房4裂,花柱无毛,稍伸出,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或灰白色,倒卵形,长约2毫米,径约1.7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

 

功效与作用

疏风散寒;降气祛痰;和中安胎。主治头晕;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气;胸隔饮;胸闷肋痛;腹痛泄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2克。外用:适量,煎汤洗。

 

用药宜忌

《四川中药志》:体虚无外感者忌用。

 

各家论述

  • 《滇南本草》:洗疮,去风。
  • 《四川中药志》:除风散寒,祛痰降气。治咳逆上气,胸膈痰饮,头晕身痛及鼻塞流涕。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苏头
分类:根茎类
别名:紫苏根紫苏头紫苏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