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中药菟丝子为菟丝子等的种子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流产;泄泻;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
 

菟丝子

拼音名:Tu Si Zi

英文名:South Dodder Seed Chinese Dodder Seed

别名:菟丝实,吐丝子,豆须子,黄网子,黄萝子,缠龙子,黄丝子,无娘藤米米,黄藤子,龙须子,萝丝子

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金灯藤南方菟丝子等的种子。菟丝子种子在9~10月收获,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出种子,簸去果壳,杂质。

 

原形态

菟丝子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毫米,多分枝,随处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叶稀少,鳞片状,三角状卵形。花两性,多数和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约1毫米;花萼西洋太,长约2毫米,中部以下连合,裂片5,三角状,先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毫米,5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花冠简基部具鳞片5,长圆形,先端及边缘流苏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花丝短,花药露于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稍扁,直径约3毫米,几乎被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地周裂。种子2~4颗,黄或黄褐色卵形,长约1.4~1.6毫米,表面粗糙。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与菟丝子的主要区别是:茎较粗壮,肉质,直径1~2.5毫米,黄色或红色的茎上常带紫红色瘤状斑点。花序穗状,长达3厘米,基部常多分枝;花萼碗状,内质,背面常有紫红色瘤状突起;花柱单一,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种子1~2颗,长3~3.5毫米,种皮黄至黄棕色。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南方菟丝 与菟丝子形态相似,区别点是:雄蕊着生于花冠理解片弯缺处,花丝较长,花冠基部的鳞片先端2裂;蒴果仅下半部被宿存花冠包围,成熟时不整齐地开裂;种子通常4颗,卵圆形,长0.7~2毫米,淡褐色。花果期6~8月。

 

药材性状

菟丝子 种子类圆形或卵圆形,腹枝线明显,两侧常凹陷,长径1.4~1.6毫米,短径0.9~1.1毫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种喙不明显;于扩大镜下可见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并有分布不均匀的白色丝状条纹;种脐近圆形,位于种子顶端。种皮坚硬,不易破碎,用沸水浸泡,表面有粘性,煮沸至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称“吐丝”。除去种皮可见中央为卷旋3周的胚,胚乳膜质套状,位子胚周围。气微,味微苦,涩。

南方茧丝子 与上种相似,但种子卵圆形,腹棱线不明显,大小相差较大,长径0.7~2.0.Mm,短径0.5~1.2mm。表面淡褐色至棕色,一端有喙状突出并偏向一侧。于扩大镜下可见种脐微凹陷,位于种子先端靠下侧。

大菟丝子 种子较大,长径约3毫米,短径2~3毫米,表面淡褐色或黄棕色。均以粒饱满者为佳。

 

药理作用

  • 保肝作用:菟丝子20%的水煎剂给四氯化碳损伤小鼠灌胃,50克生药/千克体重,能使血液中增加的乳酸,丙酮酸及 SGPT 下降,而使下降的肝糖元和肾上腺抗坏血酸上升,有显着的保护肝损伤活性。
  • 助阳和增强性活力作用:20%菟丝子水煎剂0.5毫升/只/天 灌胃,对阳虚小鼠的症状有一定的恢复作用。用含菟丝子水煎剂的培养基培养,在0.5,1.O和2.O%三个浓度下均能提高果蝇的性活力。
  • 增加非特异性抵抗力作用:菟丝子水煎剂,能延氏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强小鼠在常压下的耐缺氧能力,提高其非特异性抵抗力。
  • 其它作用:菟丝子尚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不育,致泻,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药材毒性

菟丝子醇提水溶液皮下注射于小白鼠半数致死量为2.465克/千克,按30~40克/千克灌胃并不出现中毒症状,按0.05克/120克之菟丝子酱油,浸剂,酊剂给大白鼠灌胃,连续70天,并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亦未见病理改变。

 

药材鉴别

  • 取菟丝子或大茧丝子1克,加水10毫升,冷浸12h,滤过。取滤液2毫升,加α-萘酚试液2~3滴,沿管壁加硫酸1毫升,与硫酸的接触面产生紫红色环。(检查糖类)
  • 取菟丝子1克,加甲醇10毫升,冷浸12h,滤过。取滤液2毫升,加镁粉少许及盐酸数滴,溶液呈桃红色。(检查黄酮类)

 

菟丝子 种手表皮细胞1列,在脐点处为2列,类方形,少数为长方形,壁木化,角隅处呈角状突起,径向长62.5~75.0μm。栅状细胞2列,外列细胞木化,径向长17.5~27.5μm;内列细胞非木化,径向长27.5一32.5μm,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营养层明显,有分泌物。胚乳最外层细胞壁加厚,非木化,含大油滴和糊粉粒。

南方菟丝子 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少数为正方形,径向长17.5~27.5μm。外列栅状细胞径向长17.5~27.5μm,内列细胞木化,径向长42.5~50μm。营养层未见分泌物。

大菟丝子 表皮细胞棱形,扁平或不规则多角形,壁木化,外侧壁特厚,含棕色物,径向长10~15μm。外列栅状细胞退化,内列栅状细胞径向长55~70μm。营养层相对致密。

 

 

性味与归经

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功效与作用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流产;泄泻;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炒研调敷。内服:煎汤,6~15克;或入丸,散。

 

用药宜忌

  • 《得配本草》:孕妇,血崩,阳强,便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
  • 《本草经疏》:肾家乡火,强阳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结者亦忌之。
 

药材处方

  • 《扁鹊心书》茧丝子丸: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共为未,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
  • 《百一选方》洽腰痛:菟丝子(酒浸),杜仲(去皮,炒断丝)等分。为细未,以山药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或盐汤下。
  • 《经验后方》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菟丝(洗)一两,牛膝一两。同用酒浸五日,曝干,为未,将原浸酒再人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九。
  • 《鸡峰普济方》菟丝子煎洽阴虚阳盛,四肢发热,逢凤如炙如火:茧丝子,五味子各一一两,生干地黄三两。上为细未。米饮调下二钱,食前。
  • 《普济方》治腰膝凤冷,益颜色,明目:菟丝子一斗。酒浸良久,沥出曝于,又浸,令酒干为度,捣细罗为未。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日三,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三七日,更加至三钱服之。
  • 《圣惠方》洽劳伤肝气,目暗:菟丝子二两。酒浸三日,曝于,捣罗为未,鸡子白和九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
  • 《奇效良方》菟丝丸治膏淋:菟丝子(酒浸,蒸,捣,焙),桑螺峭(炙)各半两,泽泻一分。上为细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清米饮送下。
  • 《纲目》治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怔仲: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未,蜜丸梧子大。盐汤每下七十丸。
  • 《局方》茯菟丸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茧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子(去壳)二两。上为细未,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
  • 《世医得效方》菟丝子九治小便多或不禁:菟丝子(酒蒸)二两,桑嫖峭(酒炙)半两,牡蛎(煅)一两,肉苁蓉(酒润)二两,附子(炮,去皮,脐),五味子各一两,鸡半两(微炙),鹿茸(酒炙)一两。上为未,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盐酒任下。
  • 《方脉正宗》治脾元不足,饮食减少,大便不实:菟丝子四两,黄耆,于白尤(士拌炒),人参,木香各一两,补骨脂,小茴香各八钱。饧糖作丸。早晚各服三钱,汤酒使下。
  • 《全生指迷方》菟丝子丸洽消渴:菟丝子不拘多少,拣净,水淘,酒浸三宿,控干,乘润捣罗为散,焙干再为细未,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饮下五十粒,一日二,三服;或作散,饮调下三钱,
  • 《肘时后方》治痔下部痒痛如虫啮:菟丝子熬令黄黑,未,以鸡子黄和涂之。
  • 《山居四要》治眉炼癣疮:菟丝子炒,研,油调敷之。
 

各家论述

  • 《本草经疏》: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复兼四味,《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平不同矣,学者不以辞害义可也。为补脾肾肝三经要药,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看,三经俱实,则绝伤续而不足补矣。脾统血,合肌肉而主四肢,足阳明,大阴之气盛,则力长而肥健。补脾故养肌,益肝肾故强阴,坚筋骨,暖而能补肾中阳气,故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者,脾肾虚而生内热,津液因之不足也,二脏得补,则二病自愈。寒血为积者,劳伤则血瘀,阳气乏绝则内寒,血随气行,气弱不能统血以行,久而为积矣。凡劳伤,皆脾肾肝三脏主之,肝脾气旺,则瘀血自行也。\
  • 《本经逢原》:菟丝子,祛风明目,肝肾气分也。其性味辛温质粘,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其功专于益精髓,坚筋骨,止遗泄,主茎寒精出,溺有余沥;去膝腔酸软,老人肝肾气虚,腰痛膝冷,合补骨脂,杜仲用之;诸筋膜皆属于肝也。气虚瞳子无神者,以麦门冬佐之,蜜九服,效。凡阳强:不痿,大便燥结,水赤涩者勿用,以其性偏助阳也。
  • 《本草汇言》: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非若黄柏,知母,苦寒而不温,有泻肾经之气;非若肉桂。益智,辛热而不凉,有动肾经之燥;非若苁蓉,琐阳,甘咸而滞气,有生肾经之湿者比也。如《神农本草》称为续绝伤,益气力,明目精,皆由补肾养肝,温理脾胃之征验也。
  • 《本草新编》:茧丝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专用。遇心虚之人,日夜梦,精频泄者,用苑丝子三两,水十碗,煮汁三碗,分三服,早,午,晚各一服即止,且永不再遗。此乃心,肝,肾三经齐病,水火两虚所致。菟丝子正补心,肝,肾主圣药,况又不杂之别味,则力尤专,所以能直人三经以收全效也。他如夜梦不安,两目昏暗,双足乏力,皆可用之一,二两,同人参,熟地,白术,山萸之类,用之多建奇功。
  • 《本草正义》:菟丝为养阴通络上品。其味微辛,则阴中有阳,守而能走,与其他滋阴诸药之偏于腻滞者绝异。缨仲醇谓五味之中,辛通四气,《经》言辛以润之,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乎不同,所解极为削切。《本经》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于滋补之中,皆有宣通百脉,温运阳和之意。汁去面府,亦柔润肌肤之功用,久服则阴液足而目自明。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