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龙 中药五爪龙为植物粗叶榕的根或枝条

五爪龙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祛瘀消肿。主治风湿痿痹;腰腿痛;痢疾;水肿;带下;瘰疬;跌打损伤;经闭;乳少。
 

五爪龙

拼音名:Wu Zhao Long

别名:牛奶木,五指毛桃,土五加皮,土黄芪,五指牛奶,山狗善,三指牛奶。

中药五爪龙为桑科植物粗叶榕枝条。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段,切片晒干。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全株有乳汁;嫩技中空,枝,叶,叶柄和花序托(榕果)均被金黄色广展的长硬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2~7厘米;托叶卵状被针形,长l-3厘米,膜质,红色,被柔毛;叶片多型,卵状椭圆形,长圆状被针形或倒卵状被针形,长8~25厘米,宽4~18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狭,浑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全线或3~5深裂,叶表面粗糙,疏生短硬毛,下面除金黄色长硬毛外,有时密生柔毛,基生脉3~7条,侧脉5~7对。隐头花序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的叶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无柄或近无柄,直径8~20毫米,幼时顶部苞片形成脐状突起,基生苞片卵状披外形,长1~3厘米,红色,被长硬毛;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中,雄花着生近口部,有梗,花被片4,雄蕊2~3;瘿花花被片与雄花同数,子房球形,花柱短,侧生;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中,球形,花被片4,有梗或无梗。瘦果,表面有小瘤体,花柱侧生,柱头棒状。花,果期3~11月。

 

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短段或片状,段长2~4厘米,直径1~4厘米,片厚0.5~1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红棕色花斑及细密纵皱纹,可见横向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皮部薄而韧,易剥离,富纤维性,木部宽大,淡黄白色,有较密的同心性环纹。纵切面木纹顺直。茎枝圆柱形,黄绿色,被金黄色的长硬毛,质脆,折断面髓部多中空。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尖,基部狭,全缘或3~5深裂,绿色或枯绿色。质较厚。气微香,有类似败油气,味微甜。

 

药理作用

种子有致泻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粗茎牵牛素A,可能还有其他成分,但不是脂肪油,因脂肪油并无泻下作用。大鼠给0.5克粗茎牵牛素A有明显的泻下作用。粗茎牵牛素A给狗静脉注射可作为麻醉剂,5~10毫克/千克对血压,呼吸及肠运动无显着作用,20~40毫克/千克产生暂时血压下降及肠肌松弛。粗茎牵牛素B没有药理活性。该植物曾证明有抑菌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祛瘀消肿。主治风湿痿痹;腰腿痛;痢疾;水肿;带下;瘰疬;跌打损伤;经闭;乳少。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0~60克;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宜忌

虚寒者禁服。《南宁市药物志》

 

各家论述

  •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利尿。治肺热咳嗽。根,叶,捣烂外敷,治痈疮。
  •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通淋利小便。治淋症,水肿,外敷痈疽肿毒。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