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锦葵根 中药圆叶锦葵根为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的根

圆叶锦葵根的功效与作用: 益气止汗;利水通乳;托疮排脓。主治倦怠乏力;内脏下垂;肺虚咳嗽;自汗盗汗;水肿;乳汁不足;崩漏;痈疽难溃;溃后脓稀;疮口难合。
 

圆叶锦葵根

拼音名:Yuan Ye Jin Kui Gen

别名:苏黄耆,油油饼,土黄芪,土芳苗,金钱根,献干粮,狗干粮,白黄芪,白马棵。

中药圆叶锦葵根为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夏,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圆叶锦葵,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分枝多而常匍生,被粗毛。叶互生,叶柄长3~12厘米,被星状长柔毛;托叶小,卵状渐尖;叶肾形,长1~3厘米,宽1~4厘米,基部心形,边缘具细圆齿,偶为5~7浅裂,上面疏被长柔毛,下面疏被星状柔毛。花通常3~4朵簇生于叶腋,偶有单生于茎基部的,花梗不等长,长2~5厘米,疏被星状柔毛;小苞片3,披针形,长约5毫米,被星状柔毛;萼钟形,长5~6毫米,被星状柔毛,裂片5,三角状渐尖头;花白色至浅粉红色,长10~12毫米,花瓣5,倒心形;雄蕊柱被短柔毛;花柱分枝13~15。果扁圆形,径约5~6毫米,分果爿13~15,不为网状,被短柔毛。种子肾形,径约1毫米,被网纹或无网纹。花期夏季。

 

药材性状

圆叶锦葵根呈圆柱形,长13~20厘米,直径0.5~1.5厘米,上端较粗,通常有5~10数个簇生的茎残基,下端渐细。表面谈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多数横向皮孔。中下部有多数分枝。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略具粉质。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甜,嚼之微具特异气及粘液。

 

鉴别方法

根横切面:木栓层有数列木栓细胞。韧皮部纤维成束发达,常成断续环状;射线外缘常逐渐扩大成喇叭状;薄壁细胞中含大量草酸钙簇晶。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相聚,放射状排列,木纤维成束,木射线细胞亦含草酸钙簇晶。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淡黄白色。草酸钙簇晶众多,存在薄壁细胞中或散在,直径12~23μm,晶角较钝,多呈破碎状。纤维成束或散离,甚长,末端细尖,常分叉或分枝状,直径12~28μm,偶见斜缝状纹孔。具缘纹孔导管为主,亦见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9~66μm。淀粉粒较多,呈类球形或圆多角形,少类椭圆形,直径2~11μm,脐点点状;复粒易见,由2~3个分粒组成,偶见5分粒。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温;归脾;肺经。

 

功效与作用

益气止汗;利水通乳;托疮排脓。主治倦怠乏力;内脏下垂;肺虚咳嗽;自汗盗汗;水肿;乳汁不足;崩漏;痈疽难溃;溃后脓稀;疮口难合。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炖肉,30~60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