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彭鱼鳃 中药鱼彭鱼鳃为双吻前口蝠鲼等的鳃

鱼彭鱼鳃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透疹;解毒。主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
 

鱼彭鱼鳃

拼音名: Yu Peng  Yu Sai

英文名:gill,branchia of Japanese Devil ray;Mobula

中药鱼彭鱼鳃为蝠鲼科动物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及近缘种蝠鲼的。夏,秋季捕捞,捕杀后,将鳃取出,用淡水洗去咸质,晒干。

 

原形态

双吻前口蝠鲼,体盘菱形,宽逾6米,重达2000kg以上。体盘宽为长的2.2~2.4倍,前缘圆凸,后缘凹入。头宽大,稍突起,前缘扁平,胸鳍前部分化为侧扁的头鳍,位于头的两侧,大而长椭圆形,能自由摇动,并能从下向上转卷成管状。眼大,侧位,眼间隔频宽,眼球比喷水孔宽约大2倍,喷水孔横椭圆形。鼻孔亚前位,于上颌角前方。口前位,很宽大,下颌突出,上颌无牙,下颌具一细狭牙带,牙细小,粒状,约100余纵行。鳃孔很宽,前后距离约相等。小型背鳍1个,约为腹鳍的1/2,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腹鳍小,长方形,约与胸鳍后角在同一水平级上。尾细短,约为射干长的1.2倍。尾刺1个,短宽,包于皮下。体背浅青灰色,头的前部及尾的后部均黑褐色,体盘外缘灰褐色,胸鳍外部,后部及腹鳍为青灰色,肛门周围黑色。大者背面深青褐色,头侧至肩区具类椭圆形灰白大斑1对,腹面淡白色。

日本蝠鲼,本种与前种主要差别为:头鳍中侧扁,作角状突出于眼前,能自由摇动,亦能从下向外转卷呈“S”形。口下位,宽平近前,上下颌具一细牙横带,每横带约由150纵行组成,前面牙较小,扁圆形;后面牙渐大,椭圆形横条状,每牙具1~3个齿头。尾细长,几为体长的3倍,尾刺1个,短小。体背面粗糙,青褐色,腹面白色。头鳍里青褐色;外侧白色。尾的两侧具白色小鳞。

 

药材性状

鱼彭鱼鳃略呈耳状,长约40厘米,宽约16厘米。全体由100多块鳃小瓣组成,每一鳃小瓣又由37块分离的小瓣左右对称排列。上部灰黑色,下部由一层极薄的黄的折色膜包裹。质地坚韧。气微腥,味微咸。

 

性味与归经

味咸;性寒;归肺;脾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透疹;解毒。主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

 

各家论述

鳃有清热解毒,透疹之功能。主治小儿麻疹,疮疖。《中国药用动物志》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鱼彭鱼鳃
分类: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