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 共找到6味中药材。

中药材黄药子又称作“慕荷”;也有地区称作:麻鹞子; 金毛狗; 老蛇盘; 老汉求; 红药子; 红苕七; 索骨丹; 秤杆七; 猪屎七; 天蓬伞; 中药慕荷为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擎的根茎。秋季采收。挖出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湿,止血生肌。治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 《峨嵋药植》:治疮毒。《四川中药志》:涩肠止痢,治湿热下痢。久泻不止,白浊,白带。《陕西中药志》:活血,止血,生肌,止痛。治泻痢,吐,衄,咯血,妇人崩带,金疮。《陕西中草药》:治外伤出血,吐血,衄血,崩漏,大便出血,痢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痔疮,汤火伤,甲状腺肿。   »查看“慕荷”详情
中药材黄药子又称作“索骨丹”;也有地区称作:鬼灯檗; 红骡子; 红药子; 牛角七; 水五龙; 慕荷; 山藕; 作合山; 中药索骨丹为虎耳草科鬼灯檗属植物老蛇盘的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治甲状腺肿,咽喉肿痛,衄血,吐血,咯血,崩漏,腹泻,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子宫脱垂。   »查看“索骨丹”详情
中药材黄药子又称作“红药子”;也有地区称作:鸡血莲; 雄黄连; 赤药; 血三七; ; 红药; 猴血七; 点血; 毛葫芦; 朱砂莲; 朱砂七; 散血蛋; 医馒头; 中药红药子为蓼科植物毛脉蓼的块根。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茎叶,须根,洗净,切片晒干。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主治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菌痢;急性肠炎;泌尿系统感染;多种出血;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热毒疮疡;烧伤。   »查看“红药子”详情
中药材黄药子又称作“虎杖”;也有地区称作:黄地榆; 雌黄连; 阴阳莲; 金锁王; 酸通; 酸汤杆; 酸桶笋; 酸杖; 酸杆; 蛇总管大活血; 苦杖根; 苦杖; 老君丹; 红贯脚; 紫金龙; 猴竹根; 活血龙; 杜牛膝; 斑龙紫; 斑草; 斑根; 斑杖; 斑庄根; 搬倒甑; 山茄子; 大虫杖; 大接骨; 大叶蛇总管; 土地榆; 号筒草; 九龙根; 九股牛; 中药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及根。分根繁殖第2年或播种第3年,春,秋季将根挖出,除去须根,洗净,晒干。鲜很可随采随用。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主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跌扑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查看“虎杖”详情
中药材黄药子又称作“铜脚威灵仙”;也有地区称作:铜灵仙; 中药铜脚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圆锥铁线莲的根。四季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主治风湿痹痛;疔疮肿毒;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伤;及吐血;咯血;崩漏下血。   »查看“铜脚威灵仙”详情
中药材黄药子又称作“朱砂七”;也有地区称作:雄黄连; 血三七; 荞馒头; 红药子; 猴血七; 朱砂莲; 中药朱砂七为蓼科蓼属植物毛脉蓼的块根。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或用前蜜炙或醋炒用。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止痛,止血,调经。主治扁桃体炎,胃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吐血,衄血,便血;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查看“朱砂七”详情

官方推荐

  • 细葛缕子 中药细葛缕子为细葛楼子的果实
  • 水毛射 中药水毛射为植物水珍珠菜的全草
  • 竹节海棠 中药竹节海棠为竹节秋海棠的全草
  • 鲫鱼头 中药鲫鱼头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
  • 草木樨 中药草木樨为植物草木樨的全草
  • 续随子茎中白汁 中药续随子茎中白汁为续随子的白色乳汁
  • 鼠肝 中药鼠肝为褐家鼠和黄胸鼠的肝脏
  • 堇宝莲叶 中药堇宝莲叶为植物乌墨的叶
  • 兔头骨 中药兔头骨为动物家兔等的头骨
  • 新疆雪莲 中药新疆雪莲为植物新疆雪莲的全草
  • 橄榄仁 中药橄榄仁为植物橄榄的种仁
  • 黄栌 中药黄栌为植物黄栌的木材
  • 木棉皮 中药木棉皮为植物木棉的树皮
  • 红头草 中药红头草为植特霜黄的全草
  • 金刚一棵蒿 中药金刚一棵蒿为植物珊瑚兰的全草
  • 络石果 中药络石果为植物络石的果实
  • 鹤脑 中药鹤脑为动物丹顶鹤的脑髓
  • 玉蜀黍叶 中药玉蜀黍叶为物玉蜀黍的叶
  • 白粉蕨 中药白粉蕨为华北粉背蕨的全草
  • 假蓝靛 中药假蓝靛为野青树的茎叶及种子
  • 野菊 中药野菊为植物野菊的根或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