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白草 中药地白草为植物药堇菜科植物匍伏堇的全草

地白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散阏消肿;止咳。主治疮疡肿毒;眼结膜炎;肺热咳嗽;百日咳;黄疸型肝炎;带状疱疹;水火烫伤;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地白草

拼音名:Di Bai Cao

英文名:all-grass of Climbing Violet

别名:七星莲,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黄瓜草,白地黄瓜,狗儿草,黄瓜菜,银茶匙,石菜,雪里青,抽脓拔,茶匙黄,细通草,毛毛藤,黄瓜香,野白菜,冷毒草,匍伏堇,小黄瓜香,提脓草,地白菜,王瓜香。

中药地白草为双子叶植物药堇菜科植物匍伏堇全草。夏,秋季挖取全草,洗 净,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匍伏堇,一年生草本。全株被糙或白色柔毛,或近无毛,花期片出地上匍匐枝。匍匐先端具莲座状叶丛,通常生不定根。根茎短,具多条白色细根及纤维状根。基生叶多数,丛生呈莲座状,或于匍匐枝上互生;叶柄长2~4.5厘米,具明显的翅;托叶线状披针形,2/3离生,边缘具长齿;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1.5~3.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或截形,两面散生白色柔毛,边缘具钝齿及缘毛。花较小,炎紫色或浅黄色,具长梗,生于基部叶或匍匐枝叶丛的叶腋间,花梗纤细,中部有1对线形小苞片;萼片5,边缘具折色,基部附属物短;花瓣5,长椭圆状倒卵形;矩极短,长1.5毫米。蒴果长圆形,直径3毫米,长约1厘米,无毛。花期3~5月,果期5~8月。

 

药材性状

多皱缩成团,并有数条短的葡萄茎。根圆锥形。湿润展开后,叶基生,卵形,叶端稍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下延于叶柄,表面有毛茸。花茎较叶柄长,具毛茸,花淡棕紫或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寒;归肺;肝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散阏消肿;止咳。主治疮疡肿毒;眼结膜炎;肺热咳嗽;百日咳;黄疸型肝炎;带状疱疹;水火烫伤;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植物名实图考》:治红白痢。
  • 《天宝本草》:化痰。治风寒咳嗽,周身骨节疼痛。
  • 《福建民间草药》:除热解毒,利尿渗湿。
  • 《四川中药志》:除风清热,治小儿发热咳嗽,疯狗咬伤,刀伤及疮毒。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