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 中药儿茶为儿茶树的干枝煎汁成的干浸膏

儿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敛疮止血。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皮肤湿疹,扁桃体炎,口疮。
 

儿茶

拼音名:er Cha

别名:儿茶膏,黑儿茶,孩儿茶。

中药儿茶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干枝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6~13米。小枝细,有棘刺。叶为二回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基部有棘针双生,扁平状;叶轴上着生羽片10~20对;每羽片上具小叶30~50对,小叶条形,两面被疏毛。8~9月开花,总状花序腋生,花萼基部连合成筒状,上部分裂,有疏毛;花瓣5,长披针形,黄色或白色;雄蕊多数,伸出花冠之外;雌蕊1,子房上位,长卵形。荚果扁而薄,连果梗长6~12厘米,宽1~2厘米,种子7~8粒。

 

药材性状

药材名儿茶膏,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黑色或棕褐色,平滑而稍有光泽,质脆,断面不整齐,内部棕红色。无臭,味涩,先苦后甜。

 

药理作用

  • 儿茶水溶液能抑制家兔十二指肠及小肠的蠕动,且能促进盲肠的逆蠕动,而有止泻作用;但对大肠几乎没有作用。
  • 儿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于常见治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其叶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 儿茶在体外有较强的杀死腹水癌细胞作用。
 

性味与归经

苦,涩,微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敛疮止血。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皮肤湿疹,扁桃体炎,口疮。

 

使用方法

0.3~1钱;外用适量。

 

药材处方

  • 肺结核咯血:儿茶1两,明矾8钱,共研细末。每次0.1~0.2克,每日3次。中等量咯血(大咯血者不宜采用),每次服0.2~0.3克,每4小时1次。
  • 宫颈糜烂:儿茶,铜绿,乳香,没药各5钱,轻粉2钱,黄丹3钱,冰片1钱,共研细粉,用液体石蜡调成膏剂。用消毒干棉球拭净分泌物,将药膏用带线棉球涂塞患处,6小时后牵出,每日1次。
  • 口疮糜烂:儿茶1钱,硼砂5分,研粉,敷患处。
  • 扁桃体炎:儿茶,柿霜各3钱,冰片2分,枯矾2钱,共研细粉,用甘油调成糊状,擦患处。
  • 疮疡久不收口,湿疹:儿茶,龙骨各1钱,冰片1分,共研细粉,敷患处。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信息

名称:儿茶
分类:其它类
别名:黑儿茶孩儿茶儿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