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参 中药峨参为伞形科植物峨参的根

峨参的功效与作用: 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主治脾虚腹胀,乏力食少,肺虚咳嗽;体虚自汗;老人夜尿频数;气虚水肿;劳伤腰痛;头痛;痛经;跌打瘀肿。
 

峨参

拼音名:e Shen

英文名:Root of Woodland Beakchervil

别名:田七,金山田七,土白芷,水田七,土当归,土田七,广三七,胡萝卜七,南田七。

中药峨参为伞形科植物峨参。栽后2~3年收获,在春,秋季挖取根,剪去须尾,刮去外皮,用沸烫后,晒干,或微火炕干。

 

原形态

峨参,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5米。直根粗大。茎粗壮,多分枝,近无毛或下部有细柔毛。基生叶有长柄,柄长5~20厘米,基部有阔鞘;叶片轮子廓呈卵形,二回羽状分裂,长10~30厘米,一回羽片有长柄,卵形至宽卵形,有二回羽片3~4对,二回羽片有短柄,轮廓卵状披针形,羽状全裂或深裂,末回裂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粗锯状披针形,羽状全裂或深裂,末回裂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粗锯齿,长1~3厘米,宽0.5~1.5厘米,背面疏生柔毛;茎上部叶2.5~8厘米,伞辐4~15;小总苞片5~8,卵形至披针形,先端尖锐,反折;花白色,通常带绿或黄色;花柱较花柱基长2倍。果实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长5~10毫米,宽1~1.5毫米,光滑或疏生小瘤点,先端渐狭成喙状,合生面明显收缩,果柄顶端常有五环白色小刚毛,分生果横剖面近圆形,油管不明显,胚乳有深槽。花,果期4~5月。

 

药材性状

根呈圆锥形,略弯曲,多分叉,下部渐细,半透明,长3~12厘米,中部粗1~1.5厘米。外表黄棕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上部有细密环境纹,可见突起的横长皮孔,有的侧面有疔疤。质坚实,沉重,断面黄色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策辛,微麻。

 

鉴别方法

根横切面:可见残留木栓层由数列木栓细胞组成,皮层宽,有多数油管分布。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列,放射状排列。射线宽广。部分根中心有裂隙。

粉末特征:淡灰棕色。导管为网纹,梯纹及环纹,直径10~45μm,壁木化。油管多已破碎,可见油管碎块;围绕油管的上皮细胞呈扁长形,壁薄,在其附近可见油滴。木栓组织碎片细胞多角形,壁淡棕色。皮层纤维少数,多单个散在,或成断节,直径15~20μm,壁不甚厚,木化。

 

性味与归经

味甘;辛;性温;胃;肺经。

 

功效与作用

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主治脾虚腹胀,乏力食少,肺虚咳嗽;体虚自汗;老人夜尿频数;气虚水肿;劳伤腰痛;头痛;痛经;跌打瘀肿。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用药宜忌

《四川中药志》凡邪实而正气未虚者忌用。

 

各家论述

  • 《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脾虚食胀,四肢乏力,肺虚咳喘,老人夜尿,并消水肿。
  •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胃病,通气。
  • 治跌打伤吐血。(四川)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