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中药普洱茶为植物普洱茶的嫩叶

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生津;辟秽解毒;消食解酒;醒神透疹。主治署热口渴;头痛目昏;痧气腹痛;痢疾;肉食积滞;酒毒;神疲多眠;麻疹透发不畅。
 

普洱茶

拼音名:Pu er Cha

英文名:Leaf of Assam Tea

别名:普雨茶,大叶茶,普茶。

中药普洱茶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嫩叶。清明前后枝端初发嫩叶时采摘,干燥加工成条状。

 

原形态

普洱茶,常绿小乔木至乔木,高10~17米。小枝幼时有细毛。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厘米;叶片革质,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聚伞序具花1~4朵,腋生;花白色,芳香,直径约4厘米;萼片5,宿存,内面无毛,花瓣7~9,基部连合并与外轮雄蕊连合;雄蕊多数,成2轮,外轮花丝连合成长或短管,内轮5~15枚,分离,均无毛,花药丁字着生;子房上位,3室,有毛,药柱只在先端分裂。蒴果扁圆形,直径3~4厘米。种子几圆形,直径约15毫米。

 

药材性状

嫩叶干燥加工成条状,长1.5~3.5厘米。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卵圆形或矩圆形,筠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表面灰绿色或墨绿色,背面被灰白短柔毛;老叶长可达15厘米,宽可达5厘米,革质。气清香,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

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生津;辟秽解毒;消食解酒;醒神透疹。主治署热口渴;头痛目昏;痧气腹痛;痢疾;肉食积滞;酒毒;神疲多眠;麻疹透发不畅。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10克。

 

用药宜忌

《纲目拾遗》:虚人禁用。

 

药材处方

  • 《云南志》普洱山其上产茶,名普洱茶。
  • 《百草镜》 治闷YIN: 茄梗(伏月采,风干),居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二钱,煎服,少顷尽出。
  • 《南诏备考》 普洱府出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
  • 《物理小识》普雨茶,蒸之成团,最能化物,与六安同。按普雨即普洱也。
  • 《纲目拾遗》 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等。又:普洱茶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有伪作者名川茶,其饼不坚,色亦黄,不如普洱茶清香独绝也。
 

各家论述

  • 《本经逢原》:消食,辟瘴,止痢。
  • 《本草再新》:治肝胆之浮热,泻肺胃之虚火,生津止渴。
  • 《随息居饮食谱》: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等证初起,饮之辄愈。
  • 《纲目拾遗》: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肠通泄。又;普洱茶膏,醒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普洱茶
分类:叶类
别名:普雨茶普茶大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