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中药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生姜

拼音名:Sheng Jiang

英文名:Fresh Ginger,Common Ginger,Gingerrace,Ginger juice

别名:姜根,百辣云,鲜生姜,蜜炙姜,生姜汁,姜,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

中药生姜为姜科植物新鲜根茎。10~12月茎叶枯黄时采收。挖起根茎,去掉茎叶,须根。

 

原形态

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茎肥厚,断面黄白色,有浓厚的辛辣气味。叶互生,排成2列,无柄,几抱茎;叶舌长2~4毫米;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叶革鞘状抱茎,无毛。花葶自根茎中抽出,长15~25厘米;穗状花序椭圆形,长4~5厘米;苞片卵形,长约2.5厘米,淡绿色,边缘淡黄色,先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厘米,具3短尖齿;花冠黄绿色,管长2~2.5厘米,裂片3,披针形,长不及2厘米,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较花冠裂片短,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两侧裂片卵形,黄绿色,具紫色边缘;雄蕊1,暗紫色,花药长约9米,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子房3室,无毛,花柱1,柱头近球形。蒴果。种子多数,黑色。花期8月。

 

药材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厘米,厚1~3厘米。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晚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药理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装有隔离小胃及食道瘘的狗,用50%煎剂置于口腔中,可对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双相作用,最初数小时内为抑制,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向胃内灌注25%煎剂200毫升,则呈兴奋作用。隔离小胃狗试服生姜0.1~1.0克,胃液分泌增加并刺激游离盐酸分泌,但胃蛋白酶对蛋白的消化作用却降低,脂肪酶的作用增强。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服姜汁10~50%30毫升也有效,但5%30毫升则无效。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吐效果,最小有效量为3毫克,对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

对循环和呼吸的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克(不咽下),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1.2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14毫米汞柱,对脉率则无显着影响。酒精提取液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

抗菌及抗原虫作用:体外试验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其他作用:蛙皮下注射,家兔静脉注射大量姜油酮,能引起中枢运动麻痹,对兔有时血压可下降。

 

鉴别方法

根茎横切面:木柱层为多列扁平木柱细胞。皮层散列多数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中柱占根茎的大部分,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近中往鞘处维管束形小,排列较紧密,木质部内侧或周围有非木化的纤维束。生姜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薄层色谱:分取干姜1克,生姜5克磨碎,各加甲醇适量,振摇后静置1h,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毫升,作供试液,以芳樟醇,1,8~按油素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石油醚一乙酸乙酯(85:15)展开,以1%香草醛硫酸液里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生姜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毫升/克)。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胃;脾经。

 

功效与作用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10克;或捣汁冲。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熨;或绞汁调搽搽

 

用药宜忌

阴虚内热及实热证禁服。

 

药材处方

生姜泻心汤《伤寒论》;桂枝汤《伤寒论》;生姜甘草汤《备急千金要方》;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

 

各家论述

  • 成无己: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散也。
  • 李杲: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俗言上床萝卜下床姜,姜能开胃,萝卜消食也。
  • 《药性类明》: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开豁冲散之功也。
  • 《医学入门》:姜,产后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去秽恶,通神明。丹溪云,留皮则冷,去皮则热。非皮之性本冷也,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去皮则守中热存耳。
  • 《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其利溥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按方广《心法附馀》云,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霍乱,一切卒暴之病,用姜汁与童便服,立可解散,盖姜能开痰下气,童便降火也。
  • 《本草经疏》:生姜所禀,与干姜性气无殊,第消痰,止呕,出汗,散风,祛寒,止泄,疏肝,导滞,则功优于干姜。
  • 《药品化义》:生姜辛窜,药用善豁痰利窍,止寒呕,去秽气,通神明。助葱白头大散表邪一切风寒湿热之症;合黑枣,柴,甘,所谓辛甘发散为阳,治寒热往来及表虚发热;佐灯心通窍利肺气,宁咳嗽;入补脾药,开胃补脾,止泄泻。
  • 《本草新编》:姜通神明,古志之矣,然徒用一二片,欲遽通明,亦必不得之数。或用人参,或用白术,或用石菖蒲,或用丹砂,彼此相剂,而后神明可通,邪气可辟也。生姜性散,能散风邪,伤风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钱捣碎,加薄荷二钱,滚水冲服,邪即时解散。或问生姜发汗,不宜常服,有之乎?曰,生姜四时皆可服,但不宜多服散气,岂特发汗哉。然而多服则正气受伤,少服则正气无害,又不可过于避忌坐视,而不收其功也。至于偶受阴寒,如手足厥逆,腹痛绕脐而不可止,不妨多用生姜,捣碎炒热,熨于心腹之外,以祛其内寒也。
  • 《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煨姜,和中止呕,用生姜惧其散,用干姜惧其燥,惟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呕,及与大枣并用,取其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
  • 《本草经读》:仲景桂枝汤等,生姜与大枣同用者,取其辛以和肺卫,得枣之甘以养心营,合之能兼调营卫也。真武汤,茯苓桂枝汤用之者,以辛能利肺气,气行则水利汗止,肺为水之上源也。大小柴胡汤用之者,以其为少阳本经之药也。吴茱萸汤用之者,以其安阳明之气,阳明之气以下行为顺,而呕自止矣;少阴之气,上交阳明中土,而利亦止矣。若人只知其散邪发汗,而不知其有匡正止汗之功,每于真武汤,近效白术汤,辄疑生姜而妄去之,皆读书死于句下之过也。
  • 《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 《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 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 《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壅隔,冷热气。
  • 《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 《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 《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 《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 《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 《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 《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 《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