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Shu Kui Hua
英文名:Flower of Hollyhock
别名:吴葵华,侧金盏,白淑气花,棋盘花,蜀其花,蜀季花,大秫花,饼子花,公鸡花,擀杖花,单片花,麻杆花,舌其花,大蜀季花,果木花,木槿花,熟季花,秫秸花,端午花。
中药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花。夏季或秋季采收,晒干。
蜀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米。茎枝密被刺毛。叶互生;叶柄长5~15厘米,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具3尖;叶近圆心形,直径6~16厘米,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裂片三角形或圆形,中裂片长约3厘米,宽4~6厘米,上面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面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长约5毫米,果时延长至1~2.5厘米,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厘米,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密被星状粗硬毛;花大,直径6~10厘米,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厘米,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厘米,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果盘状,直径约2厘米,被短柔毛,分果爿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毫米,具纵槽。花期2~8月。
花卷曲,呈不规则的圆柱状,长2~4.5厘米。有的带有花萼和副萼,花萼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长1.5~2.5厘米,副萼6~7裂,长5~10毫米,两者均呈黄褐色,并被有较密的星状毛。花瓣皱缩卷折,平展后呈倒卵状三角形,爪有长毛状物。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筒状。花柱上部分裂呈丝状。质柔韧而稍脆。气微香,昧淡。
粉末特征:粉棕色。花粉粒圆球形,淡黄色,直径107~154μm,外壁具刺状突起,萌发乱及孔沟均不易察见。星状毛,常为3~10分枝,每分枝为单细胞,稍有弯曲,直径13~33μm,长82~740μm,细胞壁较厚,胞腔明显。螺纹导管细长,直径8~14μm。花丝表皮细胞排列较紧,多与导管在一起。
取租粉1克,加2%盐酸甲醇溶液5毫升浸渍20分钟,滤过,滤液显紫红色;取滤液滴于白瓷板内,滴加硫酸,显橙黄色。
味甘;咸;性凉;归肺;大肠;膀胱经。
和血止血;解毒散结。主治吐血;衄血;有经过多;赤白带下;二便不通;小儿风疹;疟疾;痈疽疖肿;蜂蝎螫伤;烫伤;火伤。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1~3克。
《四川中药志》:孕妇忌用。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