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枸花 中药杨枸花为杨柳科植物杨枸花的根

杨枸花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主治赤白痢疾,日久不止,淋浊白带,急性肝炎,支气管炎,肺炎。用量3~5钱。
 

杨枸花

拼音名:Yang Ju Hua

别名:毛白杨。

中药杨枸花为杨柳科植物杨枸花根,皮,花入药。

 

原形态

杨枸花,乔木,高达30米。树皮幼时暗灰色,壮时灰绿色,渐变为灰白色,老时基部灰黑色,纵裂,粗糙,杆直或微弯,皮孔菱形散生,或2~4个连生;树冠圆锥形至卵圆形或圆形。侧枝开展,雄株斜上,老树枝下垂;嫩枝初被灰毡毛,后光滑。芽卵形,花芽卵圆形或近球形,微被毡毛。长枝叶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15厘米,宽8~1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具深齿牙缘,上面暗绿色,光滑,下面密生毡毛,后渐脱落;叶柄上部侧扁,长3~7厘米,顶端通常有2(3~4)腺点;短枝叶通常较小,长7~11厘米,宽6.5~10.5厘米,有时长达18厘米,宽达15厘米,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上面暗绿色,有金属光泽,下面光滑,具深波状齿牙缘;叶柄稍短于叶片,侧扁,先端无腺点。雄花序长10~14(20)厘米,雄花苞片约具10个尖头,密生长毛,雄蕊6~12,花药红色;雌花序长4~7厘米,苞片褐色,尖裂,沿边缘有长毛;子房长椭圆形,柱头2裂,粉红色。果序长达14厘米;蒴果圆锥形或长卵形,2瓣裂。花期3月,果期4~5月。

 

性味与归经

味苦,甘,性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主治赤白痢疾,日久不止,淋浊白带,急性肝炎,支气管炎,肺炎。用量3~5钱。

 

使用方法

驱蛔:杨根皮1~2两,捣烂敷脐部。

 

备注

  • 在骨科治疗中,用毛白杨树叶煮水洗,敷(制成药膏),配合正骨治疗,对控制陈旧性软组织感染及化脓性骨髓炎,疗效较好。
  • 毛白杨药膏制法:取20~40张树叶,新疆,水煮成糊状,加凡士林和防腐剂调成软膏,供外敷用。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信息

名称:杨枸花
分类:根茎类
别名:毛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