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白附 中药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禹白附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痰,定惊,止痛。主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 《中国药植志》:治淋巴结结核。《江西民间草药》:治毒蛇咬伤。《四川中药志》;镇痉止痛,祛风痰,治面部病,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破伤风。江西《中草药学》:镇痛,解毒,通络。
 

禹白附

拼音名:Yu Bai Fu

别名:牛奶白附,鸡心白附。

中药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块茎。秋季采挖块茎,除去残茎,须根,撞去或用竹刀削去粗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

独角莲的块茎倒卵形,卵球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2~4厘米,外被暗褐色小鳞片,有7~8条环状节,颈部周围生多条须根。通常1~2年生的只有1叶,3~4年生的有3~4叶。叶与花序同时抽出。叶柄圆柱形,长约60厘米,密生紫色斑点,中部以下具膜质叶鞘;叶片幼时内卷如角状(因名),后即展开,箭形,长15~45厘米,宽9~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状,后裂片叉开成70度的锐角;中肋背面隆起,I级侧脉7~8对,最下部的两条基部重叠,集合脉与边缘相距5~6毫米。花序柄长15厘米。佛焰苞紫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6厘米,粗3厘米;檐部卵形,展开,长达15厘米,先端渐尖常弯曲。肉穗花序几无梗,长达14厘米,雌花序圆柱形,长约3厘米,粗1.5厘米;中性花序长3厘米,粗约5毫米;雄花序长2厘米,粗8毫米;附属器紫色,长2~6厘米,粗5毫米,圆柱形,直立,基部无柄,先端钝。雄花无柄,药室卵圆形,顶孔开裂。雌花:子房圆柱形,顶部截平,胚珠2;柱头无柄,圆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

 

药材性状

干燥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4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小麻点状的根痕。顶端显茎痕或芽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白色,富粉性,无臭,味淡,嚼之麻辣刺舌。以个大,肥壮,去皮,色白粉性大者为佳。

四川所产的禹白附,多不去皮,斜切成片,用姜汁浸蒸后,晒干。药材呈卵圆形片状,厚约0.3~0.7厘米,表面棕色,粗糙皱缩,密生薄膜状鳞叶,顶端尤多,包有粉红色顶芽,剥落鳞叶后可见节。切面白色。

商品白附子,有禹白附和关白附两种,两者的功效有异,当分别使用。参见关白附条。

 

性味与归经

《四川中药志》:性大温,味辛甘,有毒。

《四川中药志》:入胃,肝二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痰,定惊,止痛。主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

  • 《中国药植志》:治淋巴结结核。
  • 《江西民间草药》:治毒蛇咬伤。
  • 《四川中药志》;镇痉止痛,祛风痰,治面部病,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破伤风。
  • 江西《中草药学》:镇痛,解毒,通络。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外用: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用药宜忌

孕妇忌服。生者内服宜慎。

 

药材处方

  • 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破伤风:生禹白附十二两,防风一两,白芷一两,生南星一两,天麻一两,羌活一两。以上六味,共研细粉,过筛,混合均匀。外用调敷患处,内用三分至五分。孕妇忌内服。
  • 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破伤风:独角莲根,生南星等分。研末,水酒调涂。
  • 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破伤风:黄独一两,独角莲根五钱,杜衡五钱,粉防己一两,青木香一两,八角莲一两,万年青一两。白酒三斤浸泡一周。每次服五钱,一日四至六次。对银环蛇咬伤(神经毒),出现神志昏迷患者尤效。
  • 治瘰疬:禹白附捣烂,外敷。
  • 江西《中草药学》治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齿痛:独角莲根,细辛,白正,藁本研末蜜丸。
 

摘录于

《*辞典》

药材信息

名称:禹白附
分类:根茎类
别名:鸡心白附牛奶白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