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 中药紫苏叶为植物紫苏带叶小软枝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紫苏叶

拼音名:Zi Su Ye

英文名:Perilla Seed,Perilla Leaf

别名:苏,苏叶,紫菜。

中药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野紫苏或带叶小软枝。南方7~8月,北方8~9月,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干,干后将叶摘下即可。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200厘米。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厘米,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10脉,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毫米,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毫米,有网纹,果萼长约10毫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

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果萼小,长4~5.5毫米,下面被疏柔毛,具腺点;茎被短柔毛;叶较小,卵形,长4.5~7.5厘米,宽2.8~5厘米,两面被疏柔毛。小坚果较小,土黄色,直径1~1.5毫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

 

药材性状

紫苏叶 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厘米,宽2.5~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滞嫩枝者,枝的直径2~5毫米,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野紫苏叶 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长4~7厘米,宽2.5~5厘米;叶两面绿色,暗绿色或带紫色,边缘具圆锯齿。均以叶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紫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外壁角质层纹理呈断续波状;下表皮细胞较小,垂周壁波状弯曲,角质层纹理不明显。两面均有腺鳞和腺毛,以下表面为多,腺鳞的腺头扁圆形,4~8细胸,直径44~106μm,柄单细胞;腺毛腺头1~2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1~7细胞,中部细胞有时缢缩,长80~980μm,基部直径30~100μm。气孔直轴式,下表皮较多。

野紫苏 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平直,角质层纹理不甚至明显。其余与紫苏相似。

 

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克/千克经口服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对血凝的作用:紫苏水提液对家兔耳表静脉注射,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并不明显。

促进肠蠕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Perilla ketone,对大鼠有促进肠蠕动作用,使肠内物质运动加速,这是由于Perill ketone对肠扩约肌有刺激作用。

抑菌作用: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紫苏叶浸膏对6种真菌琼脂培养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0~1600毫克/ml;浸膏中的紫苏醛起主要抑菌作用。

升血糖作用:紫苏油0.35毫升/千克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Oxime)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镇静作用:从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Stigmasterol,Dill apiole均有镇静作用,可延长苯巴比妥减少的大鼠的睡眠时间,其中 Dill apiole 的半数有效量=1.57毫克/千克。紫苏水煎剂1:2O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药材毒性

毒性:紫苏的成分紫苏酮等酮类化合物均为3~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对小鼠,山羊,小母牛均显示毒性作用,尤其对肺部,可因肺水肿及胸膜渗出而死亡,但给药途径不同,毒性不同,紫苏酮10毫克/千克静脉注射可使山羊致死,40毫克/千克灌胃却无影响。紫苏醇具有毒性,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另雌山羊静脉注射紫苏酮10毫克/千克可致死,若灌胃40毫克/千克仍可存活。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紫苏叶作叶的表面制片,表皮细胞中某些细胞内含有紫色素,滴加10%盐酸溶液,立即显红色;或滴加5%氢氧化钾溶液,即显鲜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薄层色谱 取紫苏叶粗粉0.7克,置5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水250毫升,混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并溢流入烧瓶中为止,再加石油醚(60~90℃)1.5毫升,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h,放冷,分取石汕醚层作为供试品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95:5)为展开剂,用蓄谋樟醇和紫苏醛作对照品;以已烷作展开剂,用L-柠檬烯和α-蒎烯作对照品,展开,展距16.5厘米,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浓硫酸后,于80℃烘烤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与作用

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

 

用药宜忌

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

  • 《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 《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药材处方

  • 《不知医必要》苏叶汤:治伤风发热: 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
  • 《补缺肘后方》 治卒得寒冷上气: 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
  • 《圣济总录》紫苏汤 :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
  • 《补缺肘后方》治伤寒WAN不止: 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
  • 《济生方》紫苏饮 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 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
  • 《海上仙方》 治乳痈肿痛: 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
  • 《永类钤方》 治金疮出血: 嫩紫苏叶,桑叶, 同捣贴之。
  • 《谈野翁试验方》 治DIAN扑伤损: 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
  • 《千金方》 治蛇虺伤人: 紫苏叶捣汁饮之。
  • 《金匮要略》 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
 

各家论述

  • 《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 《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脯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看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 《药品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八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
  • 《本草乘雅半偈》: (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 《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 《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 外开皮毛, 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各症。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干大者,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看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
  •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 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 《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通大小肠。
  • 《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 《履CHAN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 《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 《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 《本经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紫苏叶
分类:叶类
别名:苏叶紫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