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香 中药透骨香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的全株或根

透骨香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化痰止咳。主治风湿痹痛;胃寒疼痛;跌打损伤;咳嗽多痰。
 

透骨香

拼音名:Tou Gu Xiang

别名:透骨草,满山香,搜山虎,煤炭子,透骨消,小透骨草,九木香,鸡骨香,煤炭果,万里香,九里香,芳香草,满天香。

中药透骨香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全株。全年均可采.根切片,全株切碎,晒干。

 

原形态

滇白珠,常绿灌木,高1~3米,稀达5米。树皮灰黑色,枝条细长,左右曲折,具纵纹,带红色或红绿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短,粗壮,长约5毫米;叶片革质,卵状长圆形,稀卵形,长卵形,有香气,长7~9(-12)cm,宽2.5~3.5(-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钝圆或心形,边缘具齿,表面绿色,有光泽,背面较淡,密被褐色斑点,中脉在背面隆起,表面凹陷,侧脉4~5对,弧形上升,连同网脉在两面明显。总状花序胞生,序轴纤细,被柔毛,有花10~15朵,疏生;苞片卵形,凸尖,被白色缘毛;小苞片2,对生或近对生,着生于花梗上部近萼处,披针状三角形;花萼裂片5,卵状三角形,钝头;花冠白绿色,钟形,口部分裂,裂片长宽各2毫米;雄蕊10枚,花丝短而粗,花药2室,每室先端具2芒;子房球形,被毛,短于花冠。浆果状蒴果,球形,黑色,5裂。种子多数,细小,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7~11月。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多分校,长约35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红棕色至棕红色,有明显的纵纹,皮孔横生,突起。叶痕类圆形或类三角形,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质部淡棕色至类白色,髓淡黄棕色。叶革质,多脱落,完整者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5~9厘米,宽1.3~4.5厘米,表面淡绿色至棕红色,先端尖尾状,基部心形,叶缘有细锯齿。有的可见花序或果序,总状,腋生,小花白色,蒴果球形,其外有紫黑色萼片,种子多而小,淡黄色。气香,味甘,辛。

根弯曲有分枝,颇长,粗者直径可达2厘米,外表赤褐色,深色之栓皮极易剥落,内部色较淡;散生细根,粗约1毫米。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射线明显,木质致密。气芳香。

 

鉴别方法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常有裂隙。韧皮部外侧纤维及石细胞群排列成环,纤维壁厚,石细胞壁呈“U”字形增厚,木化。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连成环状。髓部细胞类圆形,壁木化。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边形,壁较厚,角质层纹理明显。下表皮细胞壁波状,有平轴式气孔,角质层纹理较明显。

 

药理作用

内服水杨酸甲酯有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与水杨酸类药物相似,所需剂量亦相同,但因透骨香吸收慢而不规则,服药后产生作用较迟。透骨香刺激性很强,可用1~2份橄榄油稀释后外用作抗刺激剂。透骨香亦可产生特异性水杨酸中毒症状,中毒剂量约为水杨酸钠的2/3。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化痰止咳。主治风湿痹痛;胃寒疼痛;跌打损伤;咳嗽多痰。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克;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浸酒擦;或捣敷。

 

药材处方

  • 《贵州草药》治风湿关节疼痛:透骨香一两。煎水服。
  • 《云南中草药》治湿疹:透骨香全株煎水洗患处。
  • 《贵州草药》治水臌:透骨香五钱,车前草三钱。煎水服。
 

各家论述

  • 《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
  • 《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 《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
  • 《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