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树 中药梓树为紫葳科梓属植物梓树的果实

梓树的功效与作用: 果实:利尿,消肿。用于浮肿,慢性肾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 皮:利湿热,杀虫。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小儿头疮。
 

梓树

拼音名:Zi Shu

别名:臭梧桐,黄金树,梓实,梓白皮,豇豆树,水桐。

中药梓树为紫葳科梓属植物梓树果实,树白皮根白皮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阴干或晒干;冬春可采剥树皮及根皮,去外层粗皮,晒干。

 

原形态

梓树,紫葳科,梓属。属于落叶乔木,高6米,最高可达15米。树冠伞形,主干通直平滑,呈暗灰色或者灰褐色,浅纵裂,嫩枝具稀疏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18厘米,花序梗微被疏毛,长12~28厘米;小苞片早落;花梗长3~8毫米,疏生毛;花萼蕾时圆球形,2唇开裂,长6~8毫米;花萼2裂,裂片广卵形,先端锐尖;花冠钟状,浅黄色,长约2厘米,二唇形,上唇2裂,长约5毫米,下唇3裂,中裂片长约9毫米,侧裂片长约6毫米,边缘波状,筒部内有2黄色条带及暗紫色斑点,长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蒴果线形,下垂,深褐色,长20~30厘米,粗5~7毫米,冬季不落;叶对生或近于对生,有时轮生,阔卵形,长宽近相,长约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常3浅裂,叶片上面及下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于无毛,侧脉4~6对,基部掌状脉5~7条;叶柄长6~18厘米;种子长椭圆形,两端密生长柔毛,连毛长约3厘米,宽约3毫米,背部略隆起。能育雄蕊2,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叉开;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状。花柱丝形,柱头2裂。梓树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华中、西南,日本也有。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性味与归经

果实(梓实):味甘,性平。

皮(梓白皮):味苦,性寒。

 

功效与作用

果实:利尿,消肿。用于浮肿,慢性肾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

皮:利湿热,杀虫。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小儿头疮。

 

使用方法

果实3~5钱。皮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