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 中药吴茱萸为植物吴茱萸未成熟的果实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吴茱萸

拼音名:Wu Zhu Yu

英文名:Medcinal Evodia Fruit,Fruit of Medicinal Evodia

别名:食茱萸吴萸,曲药子,气辣子,茶辣,漆辣子,优辣子。

中药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毛脉吴茱萸未成熟的果实。栽后3年,早熟品种7月上旬,晚熟品种8月上旬,待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未分离时采收,在露水未干前采摘整串果穗,切勿摘断果枝,晒干,用手揉搓,使果柄脱落,扬净。如遇雨天,用微火抗干。

 

原形态

吴茱萸,树皮青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细小圆形的皮孔;幼技,叶轴及花轴均被锈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连叶柄长20~40厘米;叶柄长4~8厘米,小叶柄长2~5毫米;小叶5~9,椭圆形至卵形,长5.5~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骤狭成短尖,基部楔形至广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侧脉不明显,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脉上尤多,有明显的油点,厚纸质或纸质。雌雄异株,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粗壮,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的狭小对生苞片2枚;萼片5,广卵形,长约1~2毫米,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4~6毫米;雄花具5雄蕊,插生在极小的花盘上,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粗短,被毛,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退化雄蕊鳞片状,子房上位,长圆形,心皮5,花后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的腺点,花柱粗短,柱头先端4~5钱裂。果实扁球形,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呈蓇葖果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油腺点,每分果有种子1个,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石虎,本变种与正种很相似。区别点为变种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小叶3~11,叶片较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各小叶片相距较疏远,侧脉较明显,全缘,两面密被长柔毛,脉上最密,油腺粗大。花序轴常被淡黄色或无色的长柔毛。成熟果序不及正种密集。种子带蓝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毛脉吴茱萸,与上种相似。小枝被黄锈色或丝光质的疏长毛。叶轴被长柔毛;小叶5~11,叶形变化较大,长圆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上表面中脉略被疏短毛,下面脉上被短柔毛,侧脉清晰,油腺点小。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果实类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表面暗绿黄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有花萼及果柄,被有黄色茸毛。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强心作用:另8只离体蟾蜍心,同一心脏用吴茱萸汤与异丙肾上腺素交叉给予。提示吴茱萸汤强心作用剂量小,持续时间长,无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作用,故可能无增加心肌氧耗之弊。

大耳白兔3只,体重1.75±0.09kg,性别不拘。麻醉后,开胸,用蛙心夹夹住心尖部,连接机械电换能器,以二道生理仪记录心脏收缩曲线。耳缘静脉给吴茱萸汤0.3克/千克,观察30分钟,然后静脉注射2%戊巴比妥适量,待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后,再给吴茱萸汤,观察30分钟。可见吴茱萸汤显着增强在体兔心收缩力,给药后30分钟仍未恢复至药前水平。

升压作用:狗3只,麻醉后以插入式血压计显示左股动脉血压,右股静脉给吴茱萸汤0.2克/千克。给药前血压为13.29±5.71(kPa,X±SD,下同),给药后血压上升,最高峰为24.36±5.60,差值为10.79±1.24(P<0.01);最低峰为11.07±5.41,差值为2.20±0.73(P<0.05)。升压维持368±635;恢复后有轻度下降,维持565±95s。

大鼠9只,以水银检压法观察右股静脉给1.04克/千克吴茱萸汤注射液对血压的影响,同时以心电图机描记心率。又以3只大鼠,观察0.04毫克/千克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结果吴茱萸汤有升压作用,给药前后对比差异极显着(P<0.001),又取大鼠6只,分为两组。一组预先给心得安1.8毫克/千克,另一组预先给酚妥拉明3.0毫克/千克,5分钟后再给吴茱萸汤注射液1.04克/千克。结果吴茱萸汤升高血压作用能因酚妥拉明前处理而取消;后降压作用能被心得安阻断。以上结果表明,吴茱萸汤升压作用迅速,升压伴有心率缓慢。α,β受体阻断实验表明,吴茱萸黄汤有显着的α兴奋作用和较弱的β-兴奋作用,为α,β受体混合兴奋剂。由于吴茱萸汤中含人参量较大,因此这些实验并不能完全说明吴茱萸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

对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大白兔11只,麻醉后侧卧位固定在保温手术台上,以微循环显微镜放大80倍,冷光源下观察球结膜微循环。耳缘静脉缓缓推注生理盐水0.3毫升/千克,5分钟后推注吴茱萸汤注射液0.3克/千克,观察并测取给药前后微动脉内径,毛细血管网交点数,记录微血流态,红细胞聚集情况的动态变化。给药后,微血流速度迅速增快;部分微血流态改善,粒流变成线粒流,线粒流变成线流。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抗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取雌雄小鼠50只,体重21.2±1.2克,均分为5组,禁食1夜,分别灌胃吴茱萸水煎剂,甲氰咪呱和自来水后,装入特制的应激盒内,并浸在20~23℃水中,使水位达到小鼠颈部。8小时后处死小鼠,取胃,镜检点状损害,计算出血点数作为溃疡指数。口服2克/千克的50%甲醇提取物,具有抗大鼠水浸应激生溃疡作用,抑制率达66.6%。

对消炎痛和乙醇引起溃疡的影响:取雌雄小鼠50只,体重23.4±1.9克,均分为5组,禁食24小时后分别灌胃吴茱萸水煎剂,呋喃唑酮和自来水。30分钟后腹腔注射消炎痛10毫克/千克,l小时后再灌胃50%乙醇0.2毫升/只,再过l小时处死取胃,镜检条状损害,测量其总长度(mm)为溃疡指数。吴茱萸10和20克/千克都显着抑制消炎痛加乙醇引起的溃疡形成。

对盐酸性胃溃疡的影响:雌雄大鼠40只,体重176±21克,均分为4组,禁食24小时后分别灌服吴茱萸内提物,甲氰咪呱和自来水,l小时后灌胃0.6N盐酸1毫升/只,再过l小时处死取胃,镜检条状损害,测量其总长度(mm)为溃疡指数,结果见表8,吴茱萸5和10克/千克都显着抑制盐酸溃疡形成。

对结扎幽门性溃疡的影响:雌雄大鼠20只,体重145±16克,均分2组,禁食24小时后,乙醚麻醉结扎幽门并分别在十二指肠注射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缝合腹壁后19小时处死取胃,镜检前胃部溃疡,分级计算指数,结果见表8D。提示吴茱萸10克/千克仅能抑制溃疡形成倾向。

对胃液分泌的影响:将体重240~300克的雄性大白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禁食24小时(自由饮水)后,给药组按10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吴茱萸汤注射液。共2次,其中间隔l小时。对照组同法给等积生理盐水。末次给后30分钟,将动物麻醉,结扎幽门后缝合腹壁。术后禁食禁水。5h后处死动物收集全部胃液,测其量与pH值,并测定游离酸和总酸度。结果表明吴茱萸汤可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并可降低胃液酸度。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提高胃残留率:体重18~22克健康小白鼠21只,随机分2组,按张氏等介绍的方法,以胃中酚红残留率作为排室指标,排空越快,胃中残留越少,结果表明吴茱萸汤能非常明显地提高胃残留率。

抑制离体胃条运动:制备离体胃条标本,台氏液保养,用离体器官测定仪记录胃条运动的曲线变化。按给药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结果当保养液中单味吴茱萸的浓度达5×l0(-3)g/ml,吴茱萸汤浓度达1×10(-2)g/ml时,对胃条的自发性活动均表现为抑制,即张力和收缩幅度均下降,用保养液洗后能恢复活动。单味党参,大枣,生姜对胃条的自发性活动影响不明显,对由氯化乙酰胆碱引起的胃条痉挛性收缩,单味吴茱萸和吴茱萸汤均有明显对抗作用,表现为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频率减少。

对多种药物引起的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家兔1.5kg左右,豚鼠250克左右,按温血动物离体肠管实验法制备及实验,记录自发收缩活动,待平稳后给予拟被对抗的药物(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酚妥拉明,利血平,氯化钠和组胺),待记录的收缩活动稳定后,每隔3分钟给予吴茱萸煎剂1次,共3次(除了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是采用单一剂量外),使营养液中呈现3个中药累积浓度,每次给中药后记录3分钟肠管活动变化。表明吴茱萸随剂量增加而逐渐显示对7种药物性离体小肠活动的抑制。

止呕作用:健康家鸽30只,雌雄不拘,体重300~400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实验组分别给吴茱萸及吴茱萸汤水煎剂,对照组给自来水,均按等容积灌胃给药。给药后l小时,每鸽灌胃2%硫酸铜1毫升/100克体重。记录每鸽出现第一次呕吐的时间(呕吐潜伏期)及给硫酸铜后1小时内呕吐的次数(呕吐频率)。结果吴茱萸汤能显着减少家鸽呕吐频率,并有延长形成呕吐所需时间的趋势。单味吴茱萸亦有一定止呕作用,但统计不显着。

止泻作用:

对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的影响雌雄小鼠36只,体重20.7±2.6克,均分为3组,分别灌胃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30分钟后灌肠蓖麻油0.15毫升/只,记录腹泻次数。实验过程禁食禁水。可见吴茱萸10克和20克/千克都减少蓖麻油引起的腹泻次数,且随着剂量增大作用持续时间延长,但作用产生缓慢。

对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的影响雌雄小鼠30只,体重19.2±1.8克,均分为3组,分别灌肠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30分钟灌肠番泻叶0.4克/只,观察腹泻次数,共8小时。可见吴茱萸对抗番泻叶引起的腹泻作用随剂量增大而提高,作用产生虽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对晚期失血性休克的影响:大耳白兔22只,性别不拘,体重1.75±0.25kg,仿Wiggers贮血瓶法复制晚期失血性休克兔模型。于全血回输后开始从耳缘静脉点滴给药。治疗组给吴茱萸汤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至0.5克/ml)10毫升/千克;4滴/min,3小时滴完;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3小时,6小时生存率,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和尿量。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吴茱萸汤迅速而显着升高休克兔血压,并延缓后期血压的下降,对心率影响不明显。治疗组给药后3小时生存率为11/11有显着性(P<0.05),高于对照组的6/11;6h生存率为7/11,亦有显着性(P<0.05)高于对照组1/11。失血后兔尿量非常明显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吴茱萸汤显着增加尿量。给药后,治疗组呼吸,心跳从微弱变清晰,肢体抖动;对照组兔的呼吸,心率仍微弱,肢体僵卧。

对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作用:Wiste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5±25克,随机分6组,对照组给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吴茱萸水提物组,按LD50的1/5,1/10,10~20克/千克灌胃给药,另二组为附子水提物组。给药后1小时,测定血栓形成时间,并取血测定生化项目。肝素组,静脉注射l00u/千克,用上法测定。结果吴茱萸水提物在20克/千克剂量时,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在10克/千克剂量时,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有不同程度延长,20克/千克剂量时,KPTT,VF明显延长。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

保肝作用:对CCl4诱发急性肝损害大鼠SGPT和SGOT的影响雌雄大鼠36只,体重222±25克,均分4组,每天分别灌胃l次吴茱萸水煎剂和自来水,连续5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除自来水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0.3毫升/千克,并禁食16小时后在乌拉坦麻醉下颈动脉取血测定SGPT及SGOT。可见吴茱萸5和10克/千克都能对抗CCl4升高SGPT作用,其中5克/千克组不能对抗CCl4升高SGOT作用。

其它作用:给小鼠灌胃20克/千克吴茱萸水煎剂,能显着减少酒石酸锑钾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和延长热板刺激的痛反应潜伏期。有人报道吴茱萸的甲醇和水提取物都具有5~羟色胺受体亲和力,间接提示去氢吴茱萸碱可能是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另据报道,吴茱萸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对中国仓鼠肺细胞(V-79)有显着作用。从该植物中分离的细胞毒素为黄色粉末。用V-79细胞所作的细胞毒试验中,只有此种黄色粉末显示明显的活性。在进一步的用肿瘤细胞,人鼻咽癌(KB)和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P388),所作的细胞毒试验中,也只有此种黄色粉末显示活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V-79为0.19毫克/ml;KB为0.98毫克/ml;P388为0.43毫克/ml。此外,吴茱萸果实中吴茱萸碱有抗缺氧作用。

 

鉴别方法

 

果实横切面:类圆形,中央分为5室。外果皮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排列整齐,大多含橙皮甙结晶;可见多数气孔和少数非腺毛及非腺毛脱落后的疤痕。中果皮较厚,散有纤维束和多数大型油室,直径120~180μm,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近内果皮尤密,簇晶直径12~16μm。内果皮4~5列薄壁细胞,长方形,切向排列,较中果皮细胞小。果实每室内有1粒种子,类三角形,种皮石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壁较厚,种皮内全为胚乳组织。

粉末特征:褐色。非腺毛1~9细胞,长62~350μm,壁疣明显,有的胞腔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腺毛头部7~14或更多细胞,椭圆形,常含黄棕色内含物;柄1~5细胞。草酸钙簇晶直径10~25μm,偶有方晶。果柄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直径35~70μm,胞腔大。油室碎片有时可见,淡黄色。橙皮甙结晶扇形或圆形,有放射状纹理。

 

  • 取吴茱萸粉末0.5克,加盐酸溶液(l→100)10毫升,用力振摇数分钟,滤过。取滤液2毫升,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振摇后,生成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 另取滤波1毫升,缓缓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2毫升,置水浴上加热,两液接界处生成红褐色环状带。(检查吲哚类生物碱)
  • 商品规格分大粒统货和小粒统货。大粒统货:呈五棱扁球形,表面黑褐色,顶部五瓣多裂口,香气浓郁。小粒统货:呈圆球形,裂瓣不明显,表面绿色或灰绿色,香气较淡。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性热;小毒;归肝;胃;脾;大肠;肾经。

 

功效与作用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用药宜忌

  • 《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尤忌。
  • 《本草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 《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各家论述

  • 《本草衍义》: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吴茱萸)气浮而味降,其用有四:去胸中寒一也;止心痛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四也。
  • 王好古: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宜以(吴茱萸)主之。故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方治厥阴病温脾胃,皆用此也。
  • 《本草纲目》: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行者,似不然也。有人治小儿痘疮口噤者,啮茱萸一,二粒抹之即开,亦取其辛散耳。
  • 《本草经疏》: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其主除湿血痹,逐风邪者,盖以风寒湿之邪,多从脾胃而入,脾胃主肌肉,为邪所侵,则腠理闭密,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辛温走散开发,故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中恶腹痛,亦邪恶之气干犯脾胃所致,入脾散邪,则腹痛自止矣。
  • 《本草汇言》:吴茱萸,开郁化滞,逐冷降气之药也。方龙潭曰,凡患小腹,少腹阴寒之病,或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或关格痰聚而隔食隔气,或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或肝脾郁结而胀满逆食,或疝瘕弦气而攻引小腹,或脚气冲心而呕哕酸苦,是皆肝脾肾经之证也,吴茱萸皆可治之。
  • 《本经逢原》:茱萸善上,故服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其治暴注下重,呕逆吞酸,肝脾火逆之证,必兼苦寒以降之,如左金丸治肝火痰运嘈杂最效。
  • 《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概可想见其功。然则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无不相宜耳。
  • 《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 《名医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 《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 《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蛀。
  • 《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 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 《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